1、行业总体发展历程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趋增大,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太阳能具有储量大、永久性、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就地可取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可利用的最佳能源选择之一。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光伏发电产业上游主要由硅料、硅片等材料的生产构成,中游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支架、光伏设备等的生产,下游为光伏电站。公司处于光伏发电产业链下游,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系统集成、新能源及电力工程设计和电站运营。
光伏发电产业链构成
2、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概况
(1)2007 年前,起步阶段
2001 年,我国推出“光明工程计划”,旨在利用风电、光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解决边远无电地区 2,300 万人口的用电问题。此阶段,我国光伏电站建设速度缓慢,且大多数为离网式电站。2002 年前后,国内出现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诸如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英利集团有限公司等组件厂商。2005 年,西藏羊八井光伏电站并网成功,开创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系统高压并网的先河。
(2)2007-2010 年,曲折发展
2007 年开始,国家在电价中开始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光伏发电行业补贴资金来源有了保障,大大提升了光伏企业的投资积极性。2007 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 1,088MW,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同时德国、西班牙等光伏装机大国大幅度削减国内光伏补贴,全球装机
容量下滑,组件需求量大幅降低,导致我国光伏企业产品滞销严重,部分企业停产甚至破产。2009-2010 年,国家出台《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推动多晶硅行业健康发展,并相继推出“金太阳工程”、“光伏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及两期特许权招标项目,引导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发展。
(3)2011-2012 年,海外市场大幅萎缩、我国装机规模持续增加
2011 年 8 月,国家发改委规定 2011 年 7 月 1 日前核准建设、2011 年 12 月31 日建成投产且发改委核定价格的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 1.15 元每千瓦时,中国光伏市场从此步入标杆上网电价时代。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加之美国与欧洲相继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海外市场需求萎缩,国内企业大幅缩产。2011-2012 年,受益于标杆上网电价的推出、“金太阳工程”及“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延续以及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标准的提高,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新增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2.7GW、4.5GW,已成为世界主要光伏装机市场之一。
(4)2013-2017 年,我国装机容量激增
2013 年 8 月,国家发改委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分别制定标杆上网电价;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全电量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 0.42元。同时,光伏电站投资建设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由省级主管部门对光伏项目实施备案管理。度电补贴及备案制的推行推动了业主方的投资积极性,加之光伏扶贫以及领跑者项目的实施,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快速发展。2013-2017 年,我国
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由 10.84GW 提升至 53.06GW,截至 2017 年末,我国光伏发电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 50%。
(5)2018 年至今,行业持续降本增效
光伏发电作为对传统燃煤机组发电的替代,平价上网是光伏发电行业的必然趋势。2018 年光伏“531 光伏政策”全面缩减补贴范围、降低补贴力度,给光伏发电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19-2020 年,随着我国光伏“竞价”政策的推出以及首批平价项目的推出,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降本增效提供巨大驱动力。2020 年,PERC 单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均有明显增长。同时,2019
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达到 207.8 亿美元,各环节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新政策旨在不断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通过公平、公开的竞争方式,推进市场化进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3、我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发展趋势
目前,在政策引导与产业技术革新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正走在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1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 54.88GW,同比增加 13.86%,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305.99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2013-2021 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单位:GW)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2013-2021 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单位:GW)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从起步阶段发展至今,在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及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不断努力之下,在各环节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8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至 2035 年,我国要实现光伏发电装机 1,500GW 的目标。根据“十三五”规划目标,至 202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耗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2030 年达到 20%左右的目标,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2020 年 4 月 15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表示:“‘十四五’是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全面实现无补贴平价上网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优势,坚持市场化方向,优先发展、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 9 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 3.3 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 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伴随着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降低以及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开展,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将持续提升。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 年版)》预测,在乐观情况下,2025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 110GW。
2022 年-2030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单位:GW)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