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发 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逐 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 逐步把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之一,构建结构合理、供需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 天然气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城镇燃气”被列为鼓励类产业。
2013 年 9 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 气十条”)第四条提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2014 年 4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天然气在我国城市燃气行业中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坚 实的政策保障。
(2)城镇化进程导致的旺盛需求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区户籍居民与 暂住人口的快速增加,扩大了用气人口的基数;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人均 燃气消费的提高,从而为城市燃气行业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发展空间。根据《天 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目标为 60%。
城镇 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将增加相当于 8,000 万吨标煤的能源消费量。当前 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新型城镇化对高效清洁天然气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加 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积极促进天然气利用,到 2020 年,城镇人口天然气气 化率将达到 57%。
(3)天然气的经济性和环保优势
天然气具有热值高、经济、清洁等优点,一方面有利于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 拓展,天然气用气结构不断多元化;另一方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国策。因此推广天然气应用,提高天然气在我国基础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我国天然气资源后续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在天然气勘探上的投入持续加大,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 国累计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约 3.9 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累计产量约 6,000 亿 立方米,比“十一五”增加约 2,100 亿立方米,年均增长 6.7%。根据《天然气发 展“十三五”规划》,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目标新增探明常规天然气地质储 量 3 万亿立方米,到 2020 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 16 万亿立方米;目标新增探明页 岩气地质储量 1 万亿立方米,到 2020 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 1.5 万亿立方米; 目标新增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 4,200 亿立方米,到 2020 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 过 1 万亿立方米。随着技术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包括 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具备巨大的挖掘潜力。
(5)全国性天然气输气干线管网建设加速
由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集中在西部地区,远离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我国投入巨资建设了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为代表的全国天然气 输气主干管道,并通过海上通道启动多项 LNG 进口项目,初步实现了“西气东 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天然气供应目标,为天然气在全国范围 内的普及应用舒张了“血管”。
另一方面,中亚、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将有效 地缓解进口气源的输入瓶颈。 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建天然气主干及 配套管道 4 万公里,2020 年总里程达到 10.4 万公里,干线输气能力超过 4,000 亿立方米/年,地下储气库累计形成工作气量 148 亿立方米。 随着下一步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成立,输气干线管网的投资建设和互联互通 将会进一步加强,更加有利于天然气行业上中下游机制理顺和加快发展。
2、不利因素
(1)供求缺口将维系较长一段时期,导致对外依存度提高
虽然我国天然气资源远景储量可观,但由于埋藏深,储量丰度低,勘探开发 难度不断加大,天然气供应不能满足迅猛扩张需求的矛盾日显突出。我国从 2006 年开始进口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一批 LNG 接 收站的投运,进口天然气的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2)燃气基础设施整体仍显薄弱,城镇燃气调峰、应急、储备能力不足
尽管全国性天然气输气干线管网初具雏形,但天然气主干管网系统尚不完 善,部分地区尚未覆盖,区域性输配管网不发达。特别是储气能力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储气库工作气量占消费量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天然气国家储备制度 尚未建立。 另一方面,由于城镇燃气用气不均衡的特点及冬季采暖用气量的大幅攀升, 城镇燃气峰谷差问题突出,加之调峰、应急储气设施建设滞后,调峰能力不足, 造成城镇燃气行业冬季供应紧张的局面时有发生。针对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 发事件,城镇燃气行业与上游协同应急调度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缺乏完善的应急 处理手段。
(3)城市燃气地区发展不均衡
东部地区在燃气普及率、供气量、管网建设等方面都居全国前列,中部、西 部和东北地区的燃气普及率则相对较低。由于各级城镇在功能定位、集聚效应和 承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大城市的城镇燃气发展要快于小城镇;同时,受经 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燃气应用已经扩展到提供多种能源服 务的领域,而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燃气还仅限于在基本生活保障领域或中心城区的 有限使用,在气量和气源种类上缺少保障。
(4)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燃气技术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燃气标 准体系还不够完善;燃气的开采和利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对煤层气和页岩气的 利用远远不够;燃气输配设备、计量设备和安全设备生产工艺差,技术精度不高, 自动化程度不够;燃气应用技术上存在瓶颈,节能产品研发和推广力度不够;新能源利用上存在差距,分布式能源和燃料电池还处于初步阶段。
此外,燃烧天然 气同样会产生二氧化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使用天然气已经实现“密闭性燃 烧”和零排放,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我国目前碳回收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在清洁利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