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餐饮行业进入“新零售”时代,预制菜选购热情高涨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过预加工工序 (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采用急速冷冻技术制作而成 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预制菜根据深加工程度和食用方便性,可分为即食食品、 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
从产业链上来看,预制菜行业上游主要为蔬菜 种植业、畜禽业、水产业,下游市场包括 B 端客户和 C 端客户,其中 B 端客户主 要有商超、餐饮重客、各大电商平台,C 端客户为个人消费者。相对于整个预制 菜行业的快速发展,水产预制菜发展相对缓慢,但随着整个预制菜行业需求增长, 水产品预制菜也将进一步发展。
从市场需求来说,对于 B 端客户而言,我国的生育率呈下降趋势,新生人口 减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持续走高,餐饮行业竞争激烈, 中央厨房是餐饮食材加工的重要环节,它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 既能极大提升了食物从食材到菜品的效率,也能缓解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对于 C 端客户,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模式及消费水平的提高,预制菜的便利性、快捷性 和美味迎合了市场需求。
2、对标美、日国际成熟市场,中国预制菜仍处蓝海市场
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1920 年,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在美国试制成 功后,速冻加工品随即问世。到 20 世纪 50 年代速冻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20 世纪 60 年代起,各种类型的预制菜在美国开始实现商业化经营。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预制菜在日本开始兴起。由于日本人口密度高,超市和便利店随处可 见,预制菜包括速冻和冷藏保鲜产品的需求量都较大,预制菜在日本兴起后在上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得到高速发展,每年以 20%以上的速度递增。
中国预制菜较西方市场发展较晚,不同于西餐餐饮结构简单,中餐有八大菜 系,每个菜系都有很多的 SKU(库存量单位),因此,中式菜品从材料到烹饪, 想要实现完全标准化都存在很大挑战。与食品工业成熟的日本相比,中国预制菜品占冻品市场 20%左右,而在饮食习惯类似的日本则占到 60%,意味着预制菜品 未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预制菜品人均消费量、在食材消费额的渗透率 提升,预制菜品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比也将进一步提高。
3、人均水产品消费量提升,水产预制菜大有可为
水产品作为人类摄入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 对饮食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其年人均消费量也不断提升,特别是具有高附 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发布的《2020 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显示,全球水产品年人均消费量从 1961 年的 9 公斤已经增长至 2018 年的 20.5 公斤左右。
在国内市场,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水产品展望报告(2021-2030)》显示,2020 年我国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为 48 千克,预计到 2030 年将提高到 50.17 千克,年均 增长 0.5%。 然而,水产品种类繁多且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普通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认识较 少,存在水产菜品制作麻烦且不方便购买等问题。
在预制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水产预制菜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首先,水产预制菜具有便携性,通过冷链物流 可满足不同地区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其次,水产预制菜可有效简化各类水产品 的制作过程,有效解决水产菜肴烹饪难、耗时耗力的消费痛点;再者,水产品经 过科学合理的工业化加工工序,可大幅提升其溢价空间,增强水产品加工企业的 盈利能力。面对全球万亿级的水产品市场,水产预制菜在上下游市场均具备天然 的驱动力,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