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服务体系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依据《医疗机构管 理条例》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机构四类。
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起着 最重要的作用,按专业性质分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 类专科医院和护理医院。同时,医院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
公立医院 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办的医院(根据功能定位主要划分为县办医院、市办医院、省 办医院、部门办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主要包括军队医院、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等 举办的医院)。民营医院指公立医院以外的其他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港澳台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
县级以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 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可分为政府办公共专 业卫生机构与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健 康教育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计划生育 技术服务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疗养院、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教育机构、医 学考试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统计信息中心等卫生健康事业单位。
资料来源:国务院《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
同时,卫生部等部委下发的《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指出,我国 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可以分为营利性经营模式和非营利性经营模式。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而民营医院可分为民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及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民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一般为公司制医院,该类医院以营利为目的,而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一般 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该类医院是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医疗收入与财政补助收入,其中医疗收入包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与药品收入。医疗机构主要费用支出包括医疗业务成本与药品费。
2)医疗保障体系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是由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 疗救助以及商业医疗保险组成。
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实行个人帐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能够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保险。职工医疗保险适用于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 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用于未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城镇居民。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保险于 2016 年开始逐渐并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适用于所有农村户籍人员。
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是借鉴商业保险机制为职工建 立的大额医疗费保障的保险形式。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 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金由用人单位缴纳或由用人单位与其职工 (包括退休人员)共同缴纳。补充医疗保险包含公务员医疗补助以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国家为保障公务员医疗待 遇水平不降低而建立的医疗补助制度,是对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 住院和长期门诊慢性病医疗费个人负担的部分给予适当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指一 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可以为职工和退休人员建立补充 医疗保险。
支付项目类似公务员医疗补助,但单位有更多的自主权。商业医疗保险是社 会医疗保险体系的补充形式,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的盈利性的医疗保障。消费者依一定 数额交纳保险金,遇到重大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商业医 疗保险由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国家鼓励个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从 1998 年出台《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到 2016 年整合建 立“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全民覆盖,我国医保制度体系和制度架构不断完善,建立起 了较为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医疗保障全民覆盖的目标。
截至 2019 年底, 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 135,407 万人,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基本实现人员全覆盖1。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未来主要有三大趋势,包括医保控费将长期持续、医保目录保持 动态调整以及信息化技术在医保支付方式层面的优化。
医疗保险的整体优化,公立医院 药品加成以及医用耗材加成的取消,医保目录增加了疗效好、价格合理的药品以及医保 支付的高度信息化、精确化是未来中国医保制度的大趋势。
编制:诸葛御
责任编辑:赵皋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华厦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