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深,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根据智研咨询的调研显示2021年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量约为3.33亿人,同比增长2.1%。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2016至2021年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加,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处于8%以上的高速增长中,2021年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035亿元,同比增长8.3%。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另外,随着我国高血压教育的普及和用药水平的提高,多数老年人对高血压的管理意识有所改善,同时高血压出现年青化发展趋势以及人们用于健康投入升级等因素影响下,推动了我国高血压治疗市场的平稳增长。抗高血压药物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多次迭代。上世纪60年代,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是利尿剂和噻嗪类药物;到了70年代,发展为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和钙通道拮抗剂(CCB,地平类);80年代主要为钙通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90年代开发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克服了普利类抗高血压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其作用更具特异性,是目前新一代极具竞争力的高血压治疗药物。目前抗高血压药物已朝着肾素抑制剂、内皮素受体阻断剂等方向发展。常见各类高血压药物的优劣势比较如下: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
根据药融云统计,2019年至2021年我国医院抗高血压化学药主要类别的市场份额占比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融云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亦称钙拮抗剂,由于这类药的药名中都有“地平”二字,所以通俗称为地平类。钙拮抗剂类降压药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绝大多数类型的高血压,且常见的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中钙拮抗剂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从性价比和基本治疗来看,钙拮抗剂是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钙拮抗剂研发至今的50年中,已经从硝苯地平药品为代表的第一代、非洛地平为代表的第二代,进入拉西地平、氨氯地平为代表的第三代。作为第三代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代表,拉西地平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芳香环正位是一个大的叔丁基,该基团具有高亲脂性,使拉西地平获得高膜分配系数,储存于膜脂质深层,缓慢释放。研究显示,应用拉西地平降血压时,4mg剂量下,其收缩压t/p比值达98%,舒张压t/p比值达89%,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拉西地平也能24小时高质量平稳降压,有效控制清晨血压,有效降低“晨峰现象”,并且对心率影响不大,最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和氨氯地平的长血浆半衰期、血浆相控制的长临床半衰期不同,拉西地平属于短血浆半衰期、组织相控制的长临床半衰期,它通过独特的膜控动力学,使之迅速从血浆中消失,迅速转移至小动脉细胞壁内,缓慢从细胞膜解离释放,长时间作用于钙通道,达到平缓、持久的抗高血压作用。
编制:诸葛御
责任编辑:赵皋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