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研发行业起步较晚,发展初期技术能力不足,研发投入较少。近年来随着:
A.国家对传统仿制药加强监管,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开展、临床试验数据的自查及核查工作的推进等,同时2018年12月,第一次“4+7”带量采购大幅压缩了国内仿制药的市场空间、盈利能力及参与者数量,对仿制药产业利润空间产生了较大影响,倒逼国内药企创新化转型。
B.全面鼓励创新药研发,创新药审批加快,大幅提高审评效率,同时产业基金对创新药物投资力度加大、新药研发人才不断积聚等产业环境的持续改善;2017年开始,在药监局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临床药品审评审批、实施鼓励新药上市;2018年7月,NMPA出台政策提出在我国申报药物临床试验的,自申请受理起60日内,申请人未收到CDE否定或质疑意见的,可按照提交的方案开展药物临床试验,进一步促进新药开发。
2020年,药审中心受理生物制品注册申请1867件。其中,受理生物制品IND申请580件(预防用IND申请25件,治疗用IND申请555件),较2019年增长87.10%;受理生物制品NDA126件(预防用NDA 7件,治疗用NDA 117件,体外诊断试剂2件),较2019年增长1.62%。
数据来源:NMPA
C.国内药企对研发的不断重视,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向自主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和《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自2011年的211.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42.4亿元4。
国内整体医药研发规模直接影响CRO的发展,而中国市场与全球CRO行业发展速度相比,中国CRO行业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市场。2022年中国CRO市场规模预计约为130亿美元,2024年预计约为222亿美元,2015-2022年CAGR为25.85%,2022-2024年CAGR为30.68%。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我国CRO行业的渗透率也在稳步提高。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统计,我国CRO行业的渗透率由2014年的不足25%逐步提高,预计到2023年将超过45%,意味着届时将有一半以上的研发工作委托给CRO公司。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国元证券研究中心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海特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