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海洋利用逐步迈入大规模、高科技开发的新阶段,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把海洋综合利用列入国家长期发展战略。
根据自然资源部 2022年 3 月发布的《2021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1 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9 万亿元,达 90,3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5.0%。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 4,5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30,188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55,635 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 5.0%、33.4%和 61.6%。
2012 年至 2021 年,除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导致 2020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有所下滑,其余年份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均保持增长,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6.78%,增速较快。
根据《2021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1 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4,050 亿元,比上年增长达 10.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潜力与韧性彰显。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产业增势持续扩大,滨海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伴随我国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升级,我国海洋监测、海洋工程、海洋渔业、航运与造船、海洋环境保护等海洋经济活动领域的电子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
作为现代海洋产业的重要支撑,我国海洋电子技术在船舶通导设备、航控系统、海洋观探测设备等方面进步明显,将是未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经济生产方式、实现海洋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手,助力国家尽快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1)船舶电子
在船舶电子方面,现代船舶导航控制和安全通讯系统已被逐步运用于实际航行和船舶管理之中,船舶智能化程度日益提升。我国已完成了综合定位系统的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国际先进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等,研制安装用户设备,发射我国自己的海洋水色卫星;开展岸基支持系统建设,全面建立交通卫星通讯服务网络;形成以 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AIS(自动识别系统)、ECDI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为核心、辐射全船的电子信息设备,使其具备全船信息系统集成的能力。
(2)海洋观探测领域
海洋观探测主要包括以各种海洋中心站、自动监测站、浮标系统、船基自动监测系统、AIS(自动识别系统)等为代表的海基系统;以近海雷达网为代表的岸基系统;以遥感卫星、无人机等为代表的空基系统;以海底观测网为代表的海底系统等。
目前,我国已经研制出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观探测仪器设备,包括深海和浅海潜标观测系统、海洋台站自动观测系统等。此外,船用温、盐、深、波、流测量,潮汐、气象、地质、环境化学污染观测技术都有所突破。在航空遥感方面,装备了带有微波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仪器的国产海监飞机,对海洋进行监测并用于海岸带资源调查。海洋观探测领域向着海洋立体观测的方向快速发展,形成了“天、空、岸、海、底”的立体海洋观测网。
(3)海底数据中心领域
海底数据中心(UDC)在“新基建”背景下,基于陆海统筹、集约用海的设计思路,综合利用前沿海洋工程、大数据、通信传输等先进技术,同时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是全球具备创新理念的全新数据中心模式。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促使数据中心向节能减排、绿色高效的方向转变。传统 IDC 运行过程中需要配置专门制冷设施以帮助机房散热,建设及运营成本、电力能耗水平双高,传统的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已经难以满足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高功率需求,打造节能减排、绿色高效的新型数据中心将成为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较于传统 IDC,海底数据中心(UDC)依靠海水资源自然冷却,并能够实现海上风能、太阳能、波浪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无需使用淡水冷却、无需大功率制冷设备,能够有效节约淡水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及电力能耗水平。
海底数据中心可采用模块化生产,建设周期短,建设成本低,部署迅速,且较陆上数据中心土地占用更少,对陆上土地资源需求较低。同时,海底数据中心可部署在离城市较近的水域,能够满足用户网络使用“低时延”的要求,此外,海底数据中心处于恒温、恒压、无氧、无尘环境中,能够避免传统数据中心运行中的外部侵扰,安全性、可靠性较传统数据中心进一步提升。
海底数据中心(UDC)特点一览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海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