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聚乳酸行业的发展概况
编辑:卢象升 来源:思瀚产业研究院 金丹科技    2023-03-08

①聚乳酸行业的发展历程

聚乳酸的研究和开发最早可追溯至 20 世纪 30 年代,作为当时美国最大的工业公司——杜邦公司的雇员,卡罗瑟斯博士利用乙二醇和癸二酸缩合制取了一种可以抽丝的聚酯。这种聚酯具有易溶于水、熔点低(<100 摄氏度)、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等特点,但在当时看来是一种失败的合成纤维。

因此卡罗瑟斯博士随后放弃了对该聚酯的进一步研究,转而向高熔点聚合物的研究,并于 1953 年合成聚酰胺 66,因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随后,1940 年英国的温菲尔德在卡罗瑟斯博士研究的基础上,改用芳香族羧酸与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并成功合成了聚酯纤维——涤纶。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费拉开昂系统性的探索了通过本体或者溶液聚合、利用乳酸自酯化反应直接获得聚乳酸的方法,但存在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未解决,比如反应中产生的水的脱除、聚合物产量低等。随后,在 1954 年,杜邦公司采用了先环化丙交酯除去副产物水,然后由丙交酯开环聚合的二步法,获得高分子量的聚乳酸,即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二步法”。

在我国,聚乳酸产业起步时间相对较晚,直到 2005 年,中国中粮集团成立聚乳酸项目。目前我国对聚乳酸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国外多家公司长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生产,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乳酸的技术较为领先。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公司网站及网络资料整理

2021 年聚乳酸行业迎来拐点,国内企业开始弯道超车。根据数据统计,截至 2020 年美国 Natureworks 和荷兰 TCP 公司合计拥有全球聚乳酸产能 73%。国内聚乳酸的应用起量主要受限塑令政策推动,国内 PLA 企业发展迅速,技术瓶颈突破后已开始大规模扩产。截至 2021 年末,我国聚乳酸产能市场份额已从 20年 7%跃至 37%,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网站及公开资料整理

②聚乳酸的特性和生产方式

聚乳酸系乳酸单体经脱水缩聚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合成类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由于其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友好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易于加工成形等优点,在生物医用高分子、纺织行业、农用地膜和包装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聚乳酸的自降解以水解为主要形式,通常不需要特殊水解酶,降解产物可参加体内循环,最终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体外,对环境不产生污染。聚乳酸属脂肪族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其力学性能主要受其结晶度的影响,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等性能相当,可有效替代石油基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注塑、热塑、挤出成型、吹膜成型、发泡成型等方式加工。

由乳酸单体聚合生产聚乳酸的技术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其工业化生产技术已经日益成熟。聚乳酸的生产方法可分为以乳酸单体直接脱水缩聚的一步法,以及先将乳酸脱水生成丙交酯、再开环聚合制得聚乳酸的二步法。目前世界上生产高品质大分子量聚乳酸均采用两步法。

聚乳酸(PLA)属于生物基塑料中的一种,根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ropeanBioplastics)定义,生物基塑料是一类生物基、生物可降解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具有不同特性的创新型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淀粉共混物(PSM),生物基聚乙烯(PE)、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物基聚酰胺(PA)、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内酯(PCL)。上述生物基塑料按原材料是否为生物基材料,是否生物可降解两个维度,可划分如下:

数据来源: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ropean Bioplastics)。

近些年,随着改性及共混技术的发展,生物基塑料在硬度、力学强度、耐热性、透明度等性能指标方面已接近传统石油基塑料,同时由于生物基塑料凭借原材料的可再生性、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低碳排放,以及部分材料废弃后的生物可降解性等优势,已在许多领域开始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

数据来源: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ropean Bioplastics)。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