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新闻

预应力钢绞线行业发展情况
编辑:沈吟秋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恒星科技    2023-04-18

预应力钢绞线产品具有高强度、高性能、高防腐性、施工方便等优点,可以节约钢材,提高使用寿命,节能降耗,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据测算,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比普通钢材高 2-6 倍,可节约钢材耗用量40%以上,将预应力钢绞线用于混凝土构件中代替普通钢筋,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可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减少混凝土构件体积,可节约混凝土耗用量的 30-40%。因此,在我国铁路、公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以及机场等大型建筑建设稳步推进的过程中,预应力钢绞线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未来市场空间也将不断扩大。

预应力钢绞线主要运用于高速公路、铁路、桥梁、大型体育场馆、高层建筑、机场、港口、码头、核电站、水坝、城市高架和轻轨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其中,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主要用于公路桥梁建设,在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建设中除用于桥梁建设外,还用于轨道混凝土枕中作为加强钢筋使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跨地区商务往来日趋频繁,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的需求也迅速上升。另外,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落后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状况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家将持续加大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公路铁路等领域的建设需求将持续扩大。上述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为上游预应力钢绞线产品创造巨大的需求空间。

(1)轨道交通

近年来,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仍然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薄弱环节,预计较长时间内我国仍将继续推进铁路建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 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 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 3.8 万公里;到2030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 20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 4.5 万公里,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公布了 2020 年主要预期目标:完成铁路投资 8,000 亿元左右,公路水路投资 1.8 万亿元左右,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带动了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

2022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能力利用率显著提高。以“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主骨架,以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衔接,以部分兼顾干线功能的城际铁路为补充,主要采用 250 公里及以上时速标准的高速铁路网对 50 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 95%以上,普速铁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到 2025 年,铁路营业里程预计达到 16.5万公里。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力度的不断提升,公司预应力钢绞线产品将存在长期稳定的需求空间。

(2)公路网络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公路交通网络建设,有效缓解了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状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公路网规划与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覆盖范围不全面。全国还有 900 多个县没有国道连接,有 18个新增的城镇人口在 20 万以上的城市和 29 个地级行政中心未实现与国家高速公路相连接;二是运输能力不足。部分国家高速公路通道运能紧张、拥堵严重,不能适应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要;三是网络效率不高。普通国道路线不连续、不完整,国家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之间的衔接协调不够,网络效益和效率难以发挥。

面对这种情况,2013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交通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显示,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 40.1 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普通国道的规划总计 26.5 万公里,其中利用原国道 10.4 万公里、原省道 12.4万公里、原县乡道 2.9 万公里,合计占规划里程的 97%,其余 3%约 0.8 万公里需要新建;达到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的普通国道路线约占 60%,按照未来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测算,共约 10 万公里需要升级改造;国家高速公路的规划总计 11.8万公里,目前已建成 7.1 万公里,在建约 2.2 万公里,待建约 2.5 万公里,分别占60%、19%和 21%。

2022 年 1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高速公路通达城区人口 10 万以上市县,基本实现“71118”国家高速公路主线贯通,普通国道等外及待贯通路段基本消除,东中部地区普通国道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西部地区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 70%,沿边沿海国道技术等级结构显著改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均达到 85%以上,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网络覆盖更加广泛。

2022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公路网规划》,提出到2035 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到 2035 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约 46.1 万公里,由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普通国道网组成,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 16.2 万公里(含远景展望线约 0.8 万公里),普通国道约 29.9万公里。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