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光伏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诸多优势,是我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Renewables2021》,在太阳能光伏的带动下,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将在 2020 年至 2026年间增长60%,总发电量达到4,800GW,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到增长量的60%。到 2026 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 95%,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约占全球总量的 43%,继续保持第一大应用市场。
虽然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总体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但传统石化能源占能源总体消耗量的比例仍然较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依旧严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国家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披露的预测数据,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未来仍将稳步增长,2011-2022 年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规模以及 2023-2030年新增规模预测(单位:GW)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2、光伏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高
从电池效率角度看,N型电池在新技术增效方面已经开始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TOPCon 技术中开始导入激光掺杂进一步提效,HJT 技术中导入单/双面微晶、靶材优化、后续电镀等提效。预计 N 型电池较 PERC 电池量产效率的领先幅度将进一步扩大。此外,钙钛矿电池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钙钛矿电池较之晶硅电池拥有更高理论极限效率,目前单结钙钛矿电池最高实验室效率记录已达到 25.2%,钙钛矿与晶硅叠层电池的效率已达 32%,理论上可提升至 45%以上,远超晶硅电池理论效率极限。随着新型电池的不断开发,光伏电池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新型储能发展步入快车道,光储一体化是市场发展的主趋势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未来能源结构将会形成以电力为主的格局,而电力的生产将向清洁能源为主切换,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能源结构转型、达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路径。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中“储”的一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加快储能产业的发展对构建清洁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健康安全的能源消费体系至关重要。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CNESA的统计,截至 2021 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209.4GW,国内已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46.1GW,占全球总规模的 22%,同比增长 30%。近年来,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电化学储能为新型储能的主要装机形式。
2016 年到 2021 年,全球和国内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分别从 1.8GW和 0.2GW 增长至 24.3GW 和 5.5GW。整体来看,全球储能行业在过去五年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同时,2022 年以来,在国内政策要求新能源发电机组强制配储能的驱动下,国内储能也迎来跨越式发展,储能行业迎来最大发展机遇期。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数据,2025 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需求预测及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预测如下:
数据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
数据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