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第一代(上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初):低压断路器行业的起步期,这一时期我国的低压电器产品以模仿为主,产品种类单一,产品结构尺寸大且产品性能不稳定,目前已强制淘汰。比如,早期的低压断路器产品分断能力低,而且保护特性单一、基本上没有选择性保护功能,因此配电系统一旦发生短路,故障造成的停电影响面较大。
②第二代(上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末):低压断路器行业的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低压电器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产品种类增多,产品体积缩小,性能得到改良,低压配电系统发生短路时开始具有选择性保护功能,目前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有少量产品在用。
③第三代(上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低压断路器行业的优化提升期,大量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的企业被淘汰,产品性能得到全面提升,模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等功能凸显,分断能力显著提高,并引入现场总线技术,实现网络化和可通信,成为目前行业内主流应用的产品。
④第四代(2005 年至今):低压电器行业的创新发展期,行业基本完成从仿制生产到自主创新的跨越。产品在第三代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结构,如增加连接截面、触头压力和机构合闸力,提高操作机构类零部件的强度等一系列措施,采用新型双断点触头系统以及多回路并联和电动力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断路器切断短路电流的性能。同时,产品不断完善与扩展智能化与可通信的功能,智能化特征更加凸显,并具备了小型化、高可靠、绿色环保、节能与节材等特点,目前正陆续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