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主题。自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继发布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陆续发布了《“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治理。
这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加快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生态治理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一轮的重要发展机遇。
十八大以来,三次到内蒙古自治区考察并做出重要指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农畜产品生产基地。2023年6月6日,书记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指出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并强调要健全“三北”工程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撑体系,建立稳定持续的投入机制。
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生态修复类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布局西北地区的生态修复,必须抓住行业机遇,勇于承担责任,为建设祖国北疆“靓丽风景线”、“万里绿色长城”贡献蒙草力量。
1、项目的必要性
(1)顺应国家政策趋势,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重要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
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推进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国家出台的关于城乡生态环境改善治理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各项政策成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统计资料显示,国家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至2021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从7,114亿元增长至9,492亿元,2021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本次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是顺应国家政策趋势,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的需要。
(2)生态修复类项目建设是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打造“海绵城市”,加快推动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本次资金拟投入的生态修复类项目,包含大黑河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文旅综合体建设,城市公园、景观、道路两侧绿化建设等。
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黄河及西北诸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得到明显增强,美丽河湖建设保护初见成效。作为流经呼和浩特市的黄河一级干流,大黑河的生态环境质量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同时作为城市河道,大黑河承担着发挥城市防洪、生态涵养和景观休闲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拟投入的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黑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和呼和浩特大黑河生态文旅综合体一期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是完成“推进三水统筹,治理修复水生态环境”重点任务的必要举措,是构建海绵城市,完善城市生态格局的需要。
城市居民面临的居住环境问题包括土地开发强度大、人居环境紧迫、环境污染恶化、生活环境舒适性差,公园绿地、公共开放空间等娱乐游憩场所较为缺乏。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城市绿道建设,实施城市山体、河湖、湿地生态修复,保护现有城镇绿地和树木,合理布局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提高乡土树种应用比例。
本次资金拟投入的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产业园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一标段(环境综合提升改造工程EPC总承包)、和林格尔县乳业开发区道路两侧绿化改造提升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乳业开发区伊利公园景观绿化提升改造工程EPC总承包和2023年赛罕区口袋公园、绿道景观建设项目EPC总承包项目建设将提升城市总体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巩固公司行业地位,增强公司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围绕国家“双碳”目标规划,充分把握国家大力推动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草原生态治理、矿山治理、土壤修复、黄河流域治理、海绵城市等各种大型生态修复项目的拓展。
本次资金投资项目的承接和实施是公司战略的全面践行和示范引领,将进一步拓宽与完善公司业务的市场布局,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巩固公司行业地位,展现公司大型综合性项目的建设运营能力,极大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EPC总承包项目的承接和实施对资金实力要求较高。本次募集资金为公司生态修复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2、项目的可行性
(1)公司具备丰富的多类型、跨区域的综合生态修复项目实施经验
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以生命共同体思维解决“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态规划治理,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公司通过将生态修复与特色种业、草原碳汇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根据不同生态修复区域的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乡土植物、气候等自然条件,制定精准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方案,在生态修复效率和效果上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公司在项目实施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过硬的质量、良好的口碑。公司在大规模草原荒漠生态恢复、矿山废弃地治理、沿黄流域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海绵城市及生态绿地建植上逐步积累了大量的项目工程业绩,已累计修复国土面积近3,000万亩。
2022年公司运用生命共同体理念,设计建设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小草公园获得了缪斯国际设计奖银奖,公司创新地运用“去边界化的生物多样性规划方法”进行生态项目设计,集合了低碳、无废循环、生物多样性、海绵绿地等功能,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低碳生态智慧公园”。
公司实施的包头市昆河湿地公园、巴彦淖尔市黄河湿地公园,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乡土树种混交林建设工程,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还将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三北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2)公司具备承接大规模、复杂生态修复项目的技术体系
公司多年来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构建了草原生态修复、野生乡土植物引种驯化和生态大数据平台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体系。依托“特色种业+大数据平台”,公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先数据、再科研、后修复”蒙草生态修复模式。
在生态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的生态大数据平台整合了项目地近三十年以来的“水、土、气、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态关键因素指标数据,节约时间、人力成本,精准快速分析修复地各项生态数据指标。结合实际调研论证,生态大数据平台能够精准确定植物适宜性、混播比例、种植方案。
公司的种质资源库和育种技术,能够为大规模生态修复提供大量适应性强、生长快,以及耐干旱、耐盐碱、耐风蚀等高要求的乡土植物种质。机械作业的创新应用能够提升生态修复效率,并且保证种子着床效果,降低原生植被及土壤破坏。
“先数据、再科研、后修复”的蒙草模式和“特色种业+大数据平台”的核心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精细化、模块化、体系化的生态修复方案,是公司承接大规模、复杂生态修复项目的重要技术保障。
2022年公司应用于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修复、乌拉盖河流域盐渍化草地治理、科尔沁沙化草地飞播、乌珠穆沁风蚀沙化草原修复、荒漠草原退耕地植被重建、呼伦贝尔扎赉诺尔露天矿生态修复的6项技术入选科创中国林草领域技术应用案例。这些技术应用案例作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技术,涉及不同类型退化草原修复、矿山治理、生物多样性恢复等,通过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向外推介。
(3)公司具备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能够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大型工程类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人员、资金和材料的统筹安排,以及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和施工队伍的密切配合。公司一直十分注重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和施工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通过优厚的待遇、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谐的企业文化培养、造就了优秀的管理、施工和技术人才。
公司项目管理团队从业多年,在业务领域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公司有着很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忠诚度高。在公司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承建了多个大型项目,公司在项目管理、工程协调配合、成本控制、质控管理等多方面经验丰富。公司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稳定的人才队伍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
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