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要性分析
(1)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客观需要
陕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煤炭产量稳居全国第三,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国家发改委规划重点发展的全国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中神东、陕北、黄陇(华亭)三个基地的主体部分位于陕西,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好、煤质优良,开发利用好陕西煤炭资源,对国家能源布局转型和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陕西省发布的《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积极谋划陕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直流送电工程,“十四五”时期电力外送能力达到 3,000 万千瓦,打造西北电网跨区电力交易枢纽。陕西将进一步实施西电东送、陕电外送战略。
本次项目为陕北-湖北±800kV 直流通道配套电源点。项目建成投运后,公司参与西电东送的煤电机组的比重将持续提升,是西电东送、陕电外送战略的具体体现。
(2)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客观需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加需要源网荷储等各种要素之间互相协调配套。一是目前国内正处于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且国内装机高速成长将持续较长时间周期。
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后,增加了电网调峰、调频的压力,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二是国家正在积极推动电力打捆外送,本项目为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电源点,将能够为新能源外送提供保障;三是在储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前,电力系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是一个逐步适应、调整的长期过程。
因此,在碳达峰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煤电仍将为我国的主体电源。本次项目设计调峰能力为额定出力的 75%,项目投运后将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同时可有效支撑电力打捆外送,顺应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
(3)扩大规模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公司依托陕西及西北煤炭资源优势,是以煤、电为主业的大型能源类企业,推动电力、煤炭产业协同发展,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开展热电联产、综合利用业务,致力于打造成为管理优、指标优、效能优、文化优、队伍优的一流能源上市企业。
本次项目建成后,公司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1,118 万千瓦,产能优势及资产规模将显著提升。本次项目系位于陕北煤电基地内的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主要使用自有的冯家塔煤矿燃煤,可充分发挥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的优势,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2、可行性分析
(1)本次投资项目预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清水川能源电厂三期项目(2×1,000MW)是国家规划的陕北-湖北±800kV 直流通道的配套电源点。湖北电网是华中电网的主要负荷中心之一,湖北电网电力平衡结果表明,“十四五”期间湖北电网有较大的电力缺口,“陕电入鄂”是保障湖北能源需求的重大工程。本项目建成后,有利于缓解湖北省的电力供需矛盾,保证了本项目的电力消纳。
同时,本项目主要由清水川能源自有的冯家塔煤矿供应燃煤,可有效控制发电成本,有力保证项目的整体收益。
(2)公司拥有成熟的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
公司具有较为丰富的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的生产管控体系和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经验,能够充分发挥电力、煤炭板块专业化运营优势和煤电协同优势。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探索及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方法,推动电厂和煤矿运营管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智能型、智慧型转变。
(3)项目拥有位于陕西煤电基地的区位优势
本项目位于陕北煤电基地,拥有储量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与该项目配套的陕北湖北±800kV 直流通道已建成投运。同时,本项目可与清水川能源电厂一期、二期共用部分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条件良好。
3、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建设 2×1,000MW 国产高效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脱硝等相关配套设施。该项目由清水川能源实施,为陕北-湖北±800kV 直流通道配套电源点,所发电力送往湖北、华中地区。项目紧扣公司主营业务,是典型的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本次投资项目建成投运后,清水川能源将形成 4,600MW 的装机容量,成为西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项目计划建设期为 42 个月,初步设计概算动态总投资 756,378 万元。
4、项目选址
本项目厂址位于榆林市府谷县黄甫镇西王寨村,项目用地已取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具的《关于府谷清水川煤电一体化电厂三期 2×1,000MW 扩建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批复》(陕政土批﹝2020﹞1100 号)。
5、项目工艺技术
本项目主要设备型式:锅炉为高效超超临界变压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直流燃煤锅炉。汽轮机为高效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间接空冷凝汽式。发电机出力与汽轮机各种工况出力相匹配,型式为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6、主要原材料、辅料及燃料的供应情况
本项目系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主要燃料为煤炭。主要辅料为尿素、石灰石,燃煤由清水川能源冯家塔煤矿及附近煤矿提供;尿素、石灰石从周边市场采购。
7、项目产品销售
本项目系陕北-湖北±800kV 直流通道配套电源点,建设完成后所发电力通过直流通道送往湖北、华中地区。
8、环境保护情况
(1)环境空气治理措施
1)NOx 污染防治措施
本期工程在主机招标及签订技术协议时,对锅炉制造厂提出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要求,同时采用 SCR 脱硝装置,使得 NOx 排放浓度低于 40mg/Nm3。
2)烟尘污染防治措施
本期工程选用除尘效率不小于 99.92%的高效除尘器,脱硫尾部加设除尘效率不小于 70%湿式除尘器,同时,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具有附加除尘功能,附加除尘效率 50%以上,最终烟尘排放浓度小于 5mg/Nm3 排放标准。
3)SO2 污染防治措施
本期工程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系统,脱硫系统设计和设备选择均按脱硫效率大于97%执行,减少 SO2 排放量。
4)安装有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EMS),自动连续监测烟气中 SO2、NOx 及烟尘等指标,并与当地电力部门和环保部门联网,以加强对电厂污染物排放的监控。
(2)废水处理
1)工业废水防治措施
本期工程工业废水主要包括:化学废水、锅炉酸洗废水、含油废水、输煤系统排水、脱硫废水等。根据各类水质特点,采用相应措施处理达标后,实现零排放。
2)生活污水防治措施
本期工程生活污水采用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处理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全部回收利用。
(3)灰渣治理措施
本期工程灰渣作为建材辅料进行综合利用。为利于灰渣综合利用,厂内除灰除渣系统按灰渣分除、粗细分贮、干灰干排的原则设计。综合利用不畅时送至灰场临时贮存。灰渣在装车、运输过程中采取了加湿、密封等措施,灰场采取碾压、洒水等防止二次扬尘措施,灰场底部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
(4)噪声防治措施
1)从声源设备上进行噪声控制,在设备订货的标准上,明确要求主机设备允许噪声级不大于 90dB(A),辅机设备允许噪声级不大于 85dB(A)。
2)对管道采用支架减振,包扎阻尼材料,降低噪音。
3)主厂房集控室设计为隔声控制间,所有室内噪声控制在 55dB(A)以下。4)在总体布置中统筹规划,合理布置,严格控制防噪间距,确保噪声符合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