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它是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原油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
原油经炼制加工可以获得各种燃料油、溶剂油、润滑油、润滑脂、石蜡、沥青以及液化气、芳烃等产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原料和化工产品。
今年我国原油产量稳定在两亿吨以上。今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能力稳步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大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新建原油产能2250万吨、天然气产能420亿立方米,全年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过4.5%。
针对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全面增强供应保障能力。推动原油产量稳产在2亿吨,天然气继续保持较好增产势头;科学合理优化煤电布局,对未来3年电力预警供应紧张的地区安排必要兜底保障电源。2024年,还将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全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
油气资源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
原油产品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2021年1-11月中国原油需求量为111252万吨,同比增长51.2%。2022年全年中国原油加工量达到67589.7万吨,首次同比下降3.4%。2023年上半年中国原油加工量达到36358万吨,累计增长9.9%。
202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19亿,同比增长5.63%。2022年,全国原油产量6年来重上2亿吨平台,达2.05亿吨,比上年增长2.9%。
2023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0505万吨,同比增长2.1%,原油产量增长的生产推动我国油气钻采、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对上游行业高温耐蚀合金的需求量。目前国内石油相关上市企业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东华能源、岳阳兴长、中民控股等。2022年国内原油产量2.05亿吨,中石油是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企业,产量占国内的51%,其次中海油占23%。
石油被称为“流动的黄金”,价格与黄金一样受地缘政治影响严重。随着地缘政治加剧,今年原油和黄金曾一同走强。
近日,红海运输危机引爆了能源市场的焦虑,该事件发生以来原油价格显著上涨并且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涨势得以延续。事实上在此因素之前原油市场已经开始逐步回暖,典型特征是投资者开始关注一些利多因素,其中包括EIA预计明年1月美国页岩油产量将小幅下降约1000桶/日;此外,欧洲某国宣布将减少5万桶/日石油出口,原油市场供需层面度过了欧佩克+会议之后最为糟糕的阶段,另外美联储及欧洲央行的鸽派言论及降息预期升温,有助于市场情绪回暖。
截止到12月20日收盘,WTI收于每桶74.22美元,较12日创造的下半年低点反弹了8.2%。原油价格上涨为平淡的石化产品市场注入了一丝活力,在市场需求未出现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还是呈现出了大范围上涨的局面。
除了原油上涨在市场情绪及成本端的支撑之外,供给端的影响在某些细分领域也在进一步强化。在12月12日以来石化产品涨幅榜TOP10中普遍出现了因供给收缩或库存较低而促使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
相比供给端,原油价格下降更棘手的问题是需求减弱。
经济疲软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原油需求,也使影响了消费者的需求,欧美的通货膨胀正在导致消费者的节约意识增强,汽车的汽油需求正在下降。比如,美国汽油价格在假日购物和旅游旺季前已经出现颓势。BOK Financial交易高级副总裁Dennis Kissler认为,燃料方面的需求受到破坏。
经济疲软导致原油需求低迷的情况还在持续,国际能源署(IEA)11月份发布的最新一期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显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高利率的影响显现,明年的需求增长速度将大幅放缓60%,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报告对国际、国内原油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关联行业发展状况、行业竞争状况、优势企业发展状况、消费现状以及行业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总结中国原油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原油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