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阶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后到 1978 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以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该阶段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生产水平很低,生产规模很小,几乎无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从而导致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差、价格较高,通常只能与规定厂家配套,不能任意销售至其他整车企业;
第二阶段为 1978 年开始到 90 年代中期,这一时期零部件发展的主要特点仍然是以围绕整车配套为主,供不应求的局面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各地政府投资进入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由此涌现出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但这些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生产设备简陋,主机厂的排他性采购使得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依附其生存。
第三阶段为 90 年代中期到现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零部件生产技术水平迅速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无论在生产能力、产品品种上,还是在管理与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国内诞生了一批优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部分零部件企业基本形成了自主开发能力。
②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取得长足发展且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零部件行业总体规模正迅速壮大,呈现增长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7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从 2011 年的 19,778.91 亿元增长 2017年的 38,800.3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1.89%。
2018 年,受汽车行业整体市场变动的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下滑。2019 年、2020 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加,2021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0,667.65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 13.74%,行业重新进入上升通道。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研发技术、管理能力、生产水平等实力的整体提升。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已经超过4 万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③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向专业化转变,部分国内零部件制造企业生产规模、研发实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很多专业细分领域出现了一批国内竞争优势明显、并具有一定全球竞争力的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对外出口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汽车零部件产品已经融入了跨国主机厂家的全球采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