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轧辊制造业相对西方国家,特别是老牌西方工业发源地欧洲来说起步较晚。鞍钢轧辊作为我国最早生产轧辊的企业历史也不过 70 余年,更多轧辊企业均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诞生。轧辊制造业的发展是受影响于钢铁工业发展,随着 2010 年国产冷热带钢连轧机、宽厚板轧机、大型万能型钢轧机等大批现代化轧机的相继投产,带动了轧辊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轧辊制造业虽然起步晚,但是近年来的大量投入吸引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技术,主要装备水平已领先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先进的装备确保了轧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与控制,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性能稳定一致性,提高了轧辊的制造水平。
轧辊被誉为轧材之母,每一根轧材都是由轧辊轧制出来的。因此,轧辊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轧材表面质量,制约着轧机作业率和轧机产量。近年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轧机和轧制技术相继落户在国内各大钢铁企业,伴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轧辊制造业已成为世界轧辊制造业中最具活力的高速发展地区;轧辊制造技术飞速发展,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许多产品实物质量及使用表现已达到甚至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民族轧辊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不仅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市场,且已批量出口至欧美日俄等工业发达国家。良好的使用性能、优良的性价比使中国生产的轧辊越来越受到海外客户的青睐。
随着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等经济政策的不断出台,中国钢铁工业由高速增长迅速转入以调整结构为主的低水平运行增长期,轧辊总体市场需求也随之大幅降低。而目前国内铸造轧辊制造企业数量较多,大部分轧辊制造企业综合实力不足,技术水平较低、装备能力较差,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产品制造水平良莠不齐。国外轧辊制造企业以合资、产品直销和代理销售等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目前较少,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瑞典阿克斯、日本新日铁等国际知名企业。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下游汽车、船舶、家电等行业对钢材的巨大需求量推动了轧辊行业的快速发展;轧辊行业受益于下游产业的发展供需稳定,技术也随着下游的需求变化而更新迭代。据统计,2022 年中国轧辊产量同比增长 1%,轧辊需求量同比增长 0.2%。
我国轧辊的品种和制造工艺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和轧钢设备的演变而不断发展,截至 2022 年末,中国轧辊市场规模为 41.43 亿元,同比下降 4.30%。
截至 2022 年底,按照轧辊产品用途的细分,我国冷轧轧辊市场规模为 21.75 亿元,热轧轧辊市场规模为 19.68 亿元。
综上所述,随着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轧辊制造业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虽已是冶金装备制造强国,但国内装备制造业水平仍待提高,在关键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是冶金装备制造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