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伏行业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多晶硅料、单晶硅棒/多晶硅锭、单/多晶硅片;中游主要包括光伏电池、组件;下游是光伏发电的应用端,主要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发电系统。
(2)行业市场规模及我国光伏产业概况
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发展,自本世纪初以来,在各国政策的驱动以及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的推动下,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步入爆发性增长阶段。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同比增长近 70%达到创记录的 390GW,2007-2023 年全球新增光伏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40%,截至2023 年末全球累计光伏装机规模突破 1,500GW,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在全球光伏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3 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此后持续保持高基数下的稳定增长趋势,并连续十一年保持新增装机规模全球第一,截至 2023 年末中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 600GW,连续九年稳居全球首位。
在光伏应用市场规模领先的同时,我国在光伏产品制造环节也拥有明显竞争优势,光伏组件产量已连续十七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料产量已连续十三年位居全球首位,同时我国光伏产业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记录,产业化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要光伏生产设备及配套材料已基本完成国产化替代。
我国光伏产业已经由“两头在外”的典型世界加工基地,逐步转变成为全产业链光伏发展创新制造基地,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思瀚发布《2024-2029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态势与发展趋势报告》
(3)行业发展趋势
①“碳达峰/碳中和”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光伏行业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截至 2020年底,全球共 44个国家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宣布碳中和目标,其中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承诺在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 年 9 月,我国宣布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3 年 11 月,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指出在 21 世纪 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 20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
2023 年 12 月,超过 100 个国家在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重要协议:在 20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 3 倍,即至少达到 11,000GW,其中 2030 年光伏装机容量将增加至 5,457GW。
为实现上述目标,全球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行业 2050 净零排放路线图》,2050 年全球将实现净零碳排放,近 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合计占近 70%。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测,要实现 1.5°C 的巴黎气候目标,到 2030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需超过5,200GW,到 2050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总量需超过 14,000GW。截至 2022 年末全球累计光伏装机总量仅约为 1,156GW,2030 年、2050 年累计装机目标分别为 2022 年末装机容量的 5 倍和 12 倍,光伏制造前景广阔。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于 2022 年 12 月发布的《2022 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预测,2022 年至 2027 年期间,全球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超过 300GW,至 2027 年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过煤炭发电规模。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于 2024年 1 月发布的《2023 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预测,至 2024 年可变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量超过水电,至 2028 年光伏发电量首次超过风电、占比 13%,至 2028年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计达到 14,400TWh、占比 43%。
②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全球范围内正在大规模实现“平价上网”
在光伏产业技术水平持续快速进步的推动下,光伏发电成本步入快速下降通道,商业化条件日趋成熟,与其他能源相比已经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2022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2022 年全球光伏平均度电成本(LCOE)为 0.049 美元/kWh,较 2010 年下降 89%,为发电成本下降最快的能源形式,这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全球加权平均 LCOE 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发电低 29%,带动光伏产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我国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也不断加快,2019 年首批无补贴项目申报规模达到 14.78GW,2020 年进一步扩大至 33.05GW,并已超过当年补贴项目规模。从 2021 年起,除户用光伏外,我国也进入全面无补贴时代。
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已由政策驱动发展阶段正式转入大规模“平价上网”阶段,光伏发电即将真正成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可靠的和可持续性的电力来源,从而在市场因素的驱动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开启更大市场空间。
③光伏成为能源转型主力,光伏装机规模将在中短期内快速增长
由于太阳能在解决能源可及性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均有独特优势,在多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光伏“平价上网”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光伏发电将加速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完成从补充能源角色向全球能源供应主要来源的转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6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 443~511GW,较 2023 年 390GW 的新增装机量继续保持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