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光伏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04-07

(1)光伏行业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多晶硅料、单晶硅棒/多晶硅锭、单/多晶硅片;中游主要包括光伏电池、组件;下游是光伏发电的应用端,主要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发电系统。

(2)行业市场规模及我国光伏产业概况

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发展,自本世纪初以来,在各国政策的驱动以及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的推动下,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步入爆发性增长阶段。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同比增长近 70%达到创记录的 390GW,2007-2023 年全球新增光伏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40%,截至2023 年末全球累计光伏装机规模突破 1,500GW,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在全球光伏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3 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此后持续保持高基数下的稳定增长趋势,并连续十一年保持新增装机规模全球第一,截至 2023 年末中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 600GW,连续九年稳居全球首位。

在光伏应用市场规模领先的同时,我国在光伏产品制造环节也拥有明显竞争优势,光伏组件产量已连续十七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料产量已连续十三年位居全球首位,同时我国光伏产业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记录,产业化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要光伏生产设备及配套材料已基本完成国产化替代。

我国光伏产业已经由“两头在外”的典型世界加工基地,逐步转变成为全产业链光伏发展创新制造基地,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思瀚发布《2024-2029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态势与发展趋势报告

(3)行业发展趋势

①“碳达峰/碳中和”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光伏行业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截至 2020年底,全球共 44个国家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宣布碳中和目标,其中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承诺在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 年 9 月,我国宣布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3 年 11 月,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指出在 21 世纪 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 20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

2023 年 12 月,超过 100 个国家在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重要协议:在 20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 3 倍,即至少达到 11,000GW,其中 2030 年光伏装机容量将增加至 5,457GW。

为实现上述目标,全球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行业 2050 净零排放路线图》,2050 年全球将实现净零碳排放,近 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合计占近 70%。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测,要实现 1.5°C 的巴黎气候目标,到 2030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需超过5,200GW,到 2050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总量需超过 14,000GW。截至 2022 年末全球累计光伏装机总量仅约为 1,156GW,2030 年、2050 年累计装机目标分别为 2022 年末装机容量的 5 倍和 12 倍,光伏制造前景广阔。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于 2022 年 12 月发布的《2022 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预测,2022 年至 2027 年期间,全球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超过 300GW,至 2027 年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过煤炭发电规模。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于 2024年 1 月发布的《2023 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预测,至 2024 年可变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量超过水电,至 2028 年光伏发电量首次超过风电、占比 13%,至 2028年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计达到 14,400TWh、占比 43%。

②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全球范围内正在大规模实现“平价上网”

在光伏产业技术水平持续快速进步的推动下,光伏发电成本步入快速下降通道,商业化条件日趋成熟,与其他能源相比已经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2022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2022 年全球光伏平均度电成本(LCOE)为 0.049 美元/kWh,较 2010 年下降 89%,为发电成本下降最快的能源形式,这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全球加权平均 LCOE 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发电低 29%,带动光伏产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我国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也不断加快,2019 年首批无补贴项目申报规模达到 14.78GW,2020 年进一步扩大至 33.05GW,并已超过当年补贴项目规模。从 2021 年起,除户用光伏外,我国也进入全面无补贴时代。

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已由政策驱动发展阶段正式转入大规模“平价上网”阶段,光伏发电即将真正成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可靠的和可持续性的电力来源,从而在市场因素的驱动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开启更大市场空间。

③光伏成为能源转型主力,光伏装机规模将在中短期内快速增长

由于太阳能在解决能源可及性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均有独特优势,在多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光伏“平价上网”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光伏发电将加速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完成从补充能源角色向全球能源供应主要来源的转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6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 443~511GW,较 2023 年 390GW 的新增装机量继续保持稳增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