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飞机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交通工具,航空货运已成为物流产业特别是跨境贸易的重要渠道。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受带动正处于发展期,促进大部分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随着民营企业的加入,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技术快速提升,高新科技的研制将进一步提升民用航空的安全水平以及军用飞机的性能水平,促进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根据 Fortune Bussiness Insights 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商用航空装备市场规模增速将达到 3.7%,军用航空装备增速将保持在 3%左右,到 2027 年,全球航空装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11,769 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与国内经济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发展出品种不断扩大、技术持续进步的航空零部件产品体系。据思瀚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规模达333.1 亿元,同比增长 11.26%。预计 2023 年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401.3 亿元。
飞机零部件按照其在飞机结构上的位置和大类可分为发动机零部件、机体零部件、航空机电系统等。
(1)发动机零部件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成熟,市场稳步增长。据 Rolls-Royce 公司研究预测,未来20 年全球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 2.68 万亿美元,其中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需求 1.54 万亿美元,配套的服务需求约 1.14 万亿美元,且配套服务需求的净利润相较制造业务更为可观。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仅有美国、英国、俄罗斯等较少发达国家全面形成了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开发及产业化能力,主流航空发动机公司整体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根据思瀚报告,GE Aviation、P&W、Rolls-Royce 以及 Safran 四家公司基本占领了中大型民用宽体客机航空发动机市场。
(2)机体零部件发展趋势
飞机的机体结构通常由机翼、机身、尾翼和起落架组成。
从整机制造角度来看,机型设计研发有着很高的附加价值,这一部分技术目前主要由 Boeing 和 Airbus 等巨头公司垄断。而对于机身制造的部分,中国的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主要飞机制造企业受益于Boeing 和 Airbus 的全球供应链战略,通过长期的合作和转包生产都已经初步具备研发,设计生产机体结构部件的能力。未来,在我国大飞机产业获得国家强大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基础上,将关键技术本土化,在机体制造方面,有望打破国外垄断。
(3)机载机电系统发展趋势
机电系统是大飞机中最复杂和庞大的系统之一,是大飞机运行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燃油系统、机轮刹车系统等。
根据 2015 年《世界航空指南》产品分类统计和估算,全球民用飞机机体、发动机及其结构部件制造商超过 500 家,航空机电设备制造商超过 1,270 家。航空机电系统作为飞机二次能源的主要载体,对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要求较高。国外航空机电产品配套趋势向系统集成模块供应方面发展,在系统集成、研发能力及供应商方面都较国内有更大优势。
目前全球中高端航空机电系统主要以美国、加拿大及德国等地的生产企业为主。美国航空机电公司主要包括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联合技术公司、通用电气航空集团等;德国公司包括欧洲直升机公司、利勃海尔集团;英国公司包括 BAE系统公司、英国美捷特集团。
目前我国机电系统的发展与国外产品存在较大差距,机电生产企业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同发动机一样也是制约我国大飞机完全国产化的技术瓶颈。但是,随着国内民机干线、支线与通用航空领域的较快发展,我国航空机电产业经过发展也取得一定的进步。未来随着系统化、标准化的航空机电配套体系逐步形成,我国机电系统将迎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