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自动驾驶需求确定性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高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05-10

1、 消费者需要的功能具有高频使用、无感体验、高用户粘性的属性

高频使用、无感体验、高用户粘性是满足消费者驾驶场景偏好的重要因素。如今,导航电子地图和自动挡已经成为了驾驶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者专注于驾驶场景的导航,获取便捷、功能几乎免费,是驾驶出行必备的工具;后者专注于驾驶场景的操控,出厂配备,是消费者购买车型时的必选项。通过对比两者,我们发现影响消费者驾驶场景产品需求的重要因素,通过这些因素能够判断新功能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

(1)高频使用:反映产品是否满足驾驶场景的功能性需求。驾驶的功能性需求就是抵达目的地。无论是地图还是变速器/变速器,其能在驾驶过程中经常使用,原因是它们对到达目的地必不可少:在如今的驾驶场景中,打开导航电子地图已经成为驾驶员上车后的第一件事,自动挡在出行中也会被频繁使用,抵达目的地依赖这些功能。换句话说,高频使用的产品一定是场景中最必不可少的产品,其功能是围绕核心需求展开,产品本身具有需求上的确定性,消费者会为这类产品买单。

(2)无感体验:决定产品能否在驾驶场景被优先选择。地图从纸质地图发展到电子地图、变速操作方式从手动挡发展到自动挡,共性为产品使用更加便捷、不会增加更多的干扰。消费者能接受的产品往往不会有复杂的操作,即使是高频使用的产品,在单次使用的时候频率也有一定的上限,如需要来回挂档的手动挡操作更加频繁,但是只会带来更多的驾驶疲劳。

自动挡优化掉繁琐步骤,驾驶员不用记住什么速度挂什么档位,其提供的舒适性是手动挡所不能及,消费者会用脚投票,选择自动挡阵营;如导航电子地图在智能手机时代的操作方式迅速优化,地图更新也无须手动(PND)或者到店更新(车载导航),提供更加便捷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以最少方式提供最大便利的产品买单。

(3)用户粘性高:产品深入消费者习惯,稳定用户群体加速渗透率增长。从产品角度看,好的产品具有强大的用户粘性,而导航电子地图与自动挡都已经深入驾驶员的使用习惯,以至于“熟路也要开导航”、“开惯自动挡不会开手动挡”等情况屡见不鲜,足以看出驾驶者对这两个产品已经产生依赖。当产品具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用户后,则会产生一定的扩散效应,观望中的消费者通过口口相传或亲身体验,快速转化为用户,愿意为产品买单的人有望滚雪球式增多。

导航电子地图和自动挡目前在国内渗透率都较高,除了其产品层面切实贴合用户需求以外,渗透节奏还与技术、价格、时代背景相关。在发展的前期,国内自动挡的渗透速度明显要快于导航电子地图,简单计算 2008 年车载导航+PND 的汽车销量渗透率约为 15.2%,同期国内生产自动挡的乘用车销量渗透率为 29.2%。

(1)从技术成熟度来看,导航电子地图产业始于 1992 年的日本,而国内对导航电子地图研究始于1997 年,基本从 0 开始;而乘用车自动变速器的开发可追溯到 1939 年的美国,而国内乘用车自动变速器量产时间在 1999 年,国内起步之时变速器技术相对成熟。

(2)从时代背景来看,自动挡发展前期正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提高时期,同时是国内家用轿车市场的起步阶段,此时轿车定位从公务与商务用车逐步走向私人用车,一方面非职业驾驶者更看重舒适性,另一方面车型以面向中高收入用户的中高级轿车为主,而在高级轿车中自动变速器是标准件。

(3)在随后的发展中,导航电子地图在智能手机时代发展速度更快,一方面是手机地图应用下载方便,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相继宣布 APP 免费使用后,大大降低了获取门槛,开始快速普及;而需要承担可观成本的自动变速器对更广大消费者是一种门槛,直到低档 AT 变速器与 CVT 变速器成本下降并搭载于 B 级、A 级紧凑车型之后,才开始进一步普及。

2、 自动驾驶契合消费者需求,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

自动驾驶满足高频使用、无感体验、高用户粘性等特征,消费者需求确定性强。在上文通过对自动挡与导航电子地图的分析,得到驾驶场景具有需求确定性的产品的共性,如果自动驾驶也满足这些共性,意味着自动驾驶极有可能被消费者所接受。我们发现,无论是 L2 辅助驾驶还是 NOA 等高阶自动驾驶都满足这些共性,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为自动驾驶功能付费买单。

(1)高频使用:当前发展阶段的辅助驾驶功能为场景导向,正在向全场景辅助驾驶发展,依照使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功能被划分为高速场景与城市场景。根据亿欧智库调研数据,在车辆具有高速 NOA 功能的用户当中,有 41.1%的用户每周使用高速 NOA 功能 2-3 次,有 35.7%的用户每周使用该功能高达 8-10 次;在车辆具有城市 NOA 功能的用户当中,有 40.6%的用户每周使用城市 NOA 功能 2-3 次,另外更是有 25.0%的用户每周使用该功能高达 8-10 次。高阶自动驾驶尚不能够完全替代人的驾驶,但是已经显示出人们在逐渐依赖自动驾驶功能,随着功能的完善,自动驾驶在驾驶场景中必不可少。

(2)无感体验:人驾会大量消耗驾驶员的体力与精力,长时间开车带来的驾驶疲劳不可避免。与以往汽车的发展迭代相比,自动驾驶最大的不同在于将人从驾驶中解放出来,驾驶员不仅不用机械重复动作、时刻集中注意,还能够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更有价值的事情,自动驾驶技术为驾驶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前,驾驶员可以不知道车上传感器如何工作、车辆如何决策,但在可以使用的路段,高阶自动驾驶已经能够暂时替代驾驶员的大部分职能。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已经成为汽车购买的生力军,消费者所看重的不再只有汽车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舒适性与个性化也成为重要考量因素。减轻驾驶疲劳是当前消费者最急迫的需求,而自动驾驶能够缓解驾驶疲劳,带来出行的无感体验,具有极大的用户价值。

(3)高用户粘性:当前的辅助驾驶功能已经具有高用户粘性,反映了功能正在塑造用户习惯,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功能,这是消费者接受自动驾驶技术最直观的展现。在用户层面,根据亿欧智库调研数据,在车辆具有高速 NOA 功能的用户当中,有 42.9%的用户在每次途径高速与高架时都会开启高速 NOA 功能;在车辆具有城市NOA 功能的用户当中,有 31.2%的用户在任何场景都会开启城市 NOA 功能。

在行驶里程渗透率层面,依据小鹏汽车数据,2023 年在能够使用 NGP 与 XNGP 的路段,已经有 40%的里程都是辅助驾驶系统自己行驶。除此以外,在行驶里程上,根据特斯拉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4 月,特斯拉 FSD 累计行驶里程已经突破 10 亿英里,并且还在持续扩张中。用户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的里程不断增加、使用的频率不断增加,成为用户习惯的一部分,反过来也塑造了用户对于购车的选择。

自动驾驶契合消费者需求,正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多方面存在差别,而随着自动驾驶功能逐步上车,是否带有自动驾驶功能已经成为区分车辆的、能够影响消费者认知的标签。需要注意的是,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刚起步的早期阶段,距离完全自动驾驶仍有一定的距离,但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为自动驾驶功能进行买单。

杰兰路数据显示,XNGP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促进小鹏G6 首批车主购车的首要因素;问界也公布截至 2023 年 11 月底,问界新 M7 累计订单中智驾版占比 60%,城区智驾包选装率高达 75%。自动驾驶技术正处于塑造用户认知、落地搭载更多车辆的起步阶段,其所依靠的不是概念与噱头,而是能够为驾驶员提供的实在的便利,这也使其能够成为汽车发展的下一个大趋势。

3、 消费者自动驾驶付费意愿出现倒挂,功能完成度是关键

未来智能驾驶配置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且随自动驾驶功能向高级化发展,三大因素将逐级强化,与消费者贴合将更加紧密。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至今,场景能力逐步提升。

L2 辅助驾驶主要聚焦在单一路段的单一功能,具有有限的 ODD(设计运行范围),因而需要大量接管,消费者仍不愿为普通 L2 功能花费更多;高速 NOA 相对于普通 L2 功能,能够做到在高速场景路段的多数驾驶功能实现,ODD 扩大,对用户来说能够在高速场景一直使用,从而减轻驾驶疲劳;城市 NOA 功能所解决的场景是用户更常经过的场景,根据小鹏汽车数据,一位车主的平均总用车里程和用车时间中,城市道路占比高达 71%和 90%,更广的使用场景意味着用户疲劳的进一步降低,消费者使用自动驾驶的机会将更多,消费者培育新习惯的时间也将缩短。理论上,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将更贴合消费者心理,消费者买单的意愿会越强。

从现实层面看,消费者付费意愿与功能完成度挂钩。随着头部厂商对自动驾驶的加码宣传,消费者对高阶自动驾驶已经具有初步的认知,对城市 NOA 等功能的兴趣也在提升。但总体上,消费者仍认为城市 NOA 没有高速 NOA 重要,这也导致非常普遍的“自动驾驶华而不实”观点:消费者购车时会认为带高速 NOA 已经够用,对城市 NOA 反敬而远之,在付费意愿上出现“越高级,越不买单”的倒挂现象。

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前阶段代表自动驾驶最前沿的城市 NOA 功能发展仍不成熟导致的,由图 17-18、图 21-22 可见,相比高速 NOA,当前城市 NOA 功能使用频率并不高,尚未达到“可用”标准,产品价值并没有体现;反观高速 NOA 已经基本达到“好用”水平。那么从现实角度看,自动驾驶还需要多久才能被消费者接受?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政策分析报》,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