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有待提高,目前寿命较短
钙钛矿吸光层在多种环境下均会发生分解反应。 水解:传统的钙钛矿材料本身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能够吸收其周围环境中存在的水分子,当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过多的水分子便会使得钙钛矿材料分解,降低器件性能。钙钛矿材料中含有易水解的阳离子,例如铅离子(Pb2+),容易被水分解,且碘化氢易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钙钛矿材料会逐步分解,导致钙钛矿材料结构崩溃。
高温:温度对钙钛矿材料稳定性的影响涉及到材料的热分解、晶体结构转变、相界和晶界变化等。CH3NH3PbI3 在 100℃下加热 20 min 会分解成 PbI2、CH3NH2 和 HI, CH3NH2 和 HI 挥发后剩余 PbI2 固体。 光照:相对于水、氧和温度等因素,光照对钙钛矿材料稳定性的影响难以避免且更为复杂,包括光照引起钙钛矿材料的分解、材料的相变和材料内部的相分离等。但在个别情况下,光照也能促进钙钛矿材料内部缺陷的修复,起到提高材料稳定性的作用,但 目前并没有方法能够控制相关反应。
钙钛矿稳定性的主要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材料改性,一种是更为优秀的封装技 术。 材料改性:经过多年探索,目前主要有 3 类方案①混合阳离子和卤化物阴离子钙钛矿材料;②有机聚合物或无机物掺杂的钙钛矿复合材料;③二维-三维钙钛矿复合材料, 三种方法均能有效提高钙钛矿结构稳定性,实现数千小时的稳态结构,然而当下钙钛矿 电池衰减速率并非线性,更长时间的稳定性仍需验证。 封装技术: 间隙封装:间隙封装始终采用覆盖层(例如玻璃、聚合物板)和边缘密封,以避免氧气和水分从侧面渗透。可以在盖玻片下方放置干燥剂,以吸收可能渗透到封装装置中 的水蒸气,进而减少钙钛矿水解的发生,但少量干燥剂的效果相对有限。
无间隙封装:封装胶始终粘在光伏器件上,光伏器件与封装材料之间没有间隙,以 抑制钙钛矿组件的挥发。与多层封装相比,单层封装在制造和与太阳能电池集成方面简 单,因此在商业化角度备受关注,是目前可选择的降本渠道之一。 多层封装:多层分装是无间隙封装的衍生,结构基于堆叠多个无机或有机层,使每 一层补充和增强整体结构的性能。有机层始终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并显示出良好的厚度 均匀性。无机层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良好的运行稳定性。采用紫外线固化粘合剂 (UVCA)和石蜡作为密封剂,玻璃作为盖子。由于封装剂与钙钛矿电池在非间隙封装 中直接接触,应考虑拉伸应力以避免分层,防止水分和氧气从裂缝进入。
封装材料:钙钛矿封装材料需要具有优异的绝缘性、热塑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致 密的包装层能有效隔离空气中的水和氧,并能以低成本实现大面积包装。常见的包装材 料包括聚异丁烯、聚乙烯、热塑性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环化全氟聚合物。
2、大尺寸钙钛矿效率较低,制备难度大
大尺寸钙钛矿会明显降低效率,目前高效率钙钛矿组件主要为实验室小尺寸。目前 钙钛矿电池实验室效率进展迅速,但大多为 1cm 以下的小面积薄膜,随着组件面积放大, 电池效率下降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电池。 钙钛矿电池大面积效率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钙钛矿薄膜的大面积制备 工艺不成熟,难度较大,出现膜层不够均匀等问题导致成膜质量差;二是大面积薄膜组 件进行激光划线后易产生电阻损耗、并产生死区。
目前钙钛矿层主要采用的狭缝涂布法和蒸镀法有各自问题尚待解决。 狭缝涂布法的主要问题是尚未有效解决钙钛矿的成核结晶问题,由于钙钛矿的晶体 结构特性,随着制备面积的增大,表面干燥速度由于涂布时间的不同导致差异,如果不 能有效控制整个表面进行完全干燥,则会产生结晶导致表面出现缝隙或气泡,从而影响 电池的稳定性能。
蒸镀法同样存在一些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问题,一是成本问题,蒸镀作为真空沉积 方式,靶材利用率低,生产速率相对较慢,同时需要更频繁的清洗;二是钙钛矿层材料 可选范围较多,蒸镀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较为复杂的设备参数调整和测试,兼容性 差;三是由于结晶大小和反应不彻底等因素,导致内部电阻升高,成品组件效率下降。
3、钙钛矿降本之路漫长,哪些环节有望助力降本?
钙钛矿理论成本较低,但目前处于产业化初期,实际成本明显高于理论值。根据 Pavel Č ulík 于 2022 年发表的论文《Design and Cost Analysis of 100 MW Perovskite Solar Panel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Different Locations》中阐述,中国制造的钙钛矿组件成本为 0.25-0.27$/W,折合人民币 2 元/W 左右,明显低于钙钛矿 0.6 元/W 的理论成本,23 年 9月极电光能表示目前公司中试线成本在 1.6-1.7 元/W 左右,依然明显高于晶硅电池。但目 前钙钛矿主要以百兆瓦产线为主,在规模化及材料使用方面均有较明显的降本空间,在 寻找到合适材料并实现 GW 级产线时,成本会有较好改善。
TCO 玻璃是材料端降本关键。在目前钙钛矿组件成本结构中,电极材料占比 37%, 钙钛矿材料占比 5%,玻璃及其他封装材料占比 32%。我们认为,未来可能的降本将主要 出现在海外占比高的 TCO 玻璃,以及 PVD 镀膜利用率较低的靶材方面。TCO 玻璃在钙 钛矿电池的成本占比约三分之一,如果算上背板玻璃则将达到 50%左右,占比超晶硅电 池数倍。目前,全球 TCO 玻璃的工艺主要掌握在海外公司手中,高品质的太阳能 TCO 玻璃基本被日本的旭硝子、板硝子垄断,供给受限,采购成本还高。
钙钛矿核心成本目前的总价格在理想情况下能达到 1 元/W 以下,效率提升将实现显著降本。根据 Wenguang Liu 于 2023 年发表的论文《Key bottlenecks and distinct contradictions in fast commercializ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在理想情况下,中国国内钙钛矿核心材料价格为 180 元/平米(人工与能源费用假设为 45 元/平米),根据 2024 年 2 月极电光能发布的消息,极电光能在 810cm² 钙钛矿光伏组件上实现了 20.7%的稳态效率。所以当下理想状态的钙钛矿的组件成本应为 0.87 元左右。根据我们测算,效率提升至 22%、25%、28%时,单瓦理想成本有望降至 0.82、0.72、0.64 元/W,同时,我们认 为在产业化进度逐步推进,规模效应以及技术提升将使钙钛矿实际成本逐步接近理想成本。
当下钙钛矿组件应用光伏电站的投建成本尚高于主流的 TOPCon 组件较多,降本提效后有望逐步缩减差距。根据我们测算,如果 TOPCon 组件价格采用 2024 年 3 月 7 日的 最新报价,其余费用采用文献《钙钛矿光伏组件在集中式光伏电站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中的测算,则电站投建成本为 2.79 元/W。而钙钛矿光伏组件价格采用 180 元/平米成本以 及 20%的组件效率做计算,其余费用同样采用上述文献中的测算,则电站投建成本为 3.22 元/W。
假设未来钙钛矿组件生产成本能达到 160 元/平米,组件效率能达到 23%,则电站 投建成本能够与 TOPCon 组件电站相似。我们认为,2023 年下半年以来晶硅电池组件价 格持续走低,对电站投建成本的下降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目前 TOPCon 组件已基本没 有下降空间,而异质结组件价格高出 TOPCon 组件 20%以上,经济性稍弱,且晶硅组件 效率提升难度较大,因此晶硅组件电站投建成本下降空间较小。
而钙钛矿电池目前处于 产业化初期,且理论效率远超晶硅电池,后续降本和提效空间均值得期待,相信在不久 的未来钙钛矿电站投建成本能够降至晶硅电池成本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