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深莞惠、广佛肇区域产业协作水平较高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05-21

总体上,珠三角多个城市之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较高(区域分工指数值越小、同构性越强)。从三大都市圈视角来看,不同城市之间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所差异。

深莞惠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总体较高。

一是三市产业同构性强,相互之间区域分工指数在0.5~0.7左右,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轻工日用品等领域呈现较强的区域性集聚。二是深圳对东莞、惠州的外溢辐射作用明显。

尤其在电子信息领域,由深圳向外围逐步扩散的发展态势显著,以华为入莞为典型。东莞、惠州利用成本较低、地理位置邻近等优势,承接深圳产业扩散,形成产业配套,深圳则发挥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拓展高端环节。

广佛肇都市圈在部分领域产业协同效应增强。广佛肇优势产业重合度不高,但是关联性较强,形成垂直分工配合。例如,广州的石化产业可以为佛山的轻工纺织业提供原材料。同时,近年来,广州的汽车制造业对佛肇的带动明显。在广州的辐射拉动下,佛山、肇庆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等配套产业、落地新能源电池项目,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珠中江产业均呈现团块式集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偏弱。珠中江都市圈三市的产业领域分布相对而言较为分散,且城市之间重合度较高。

另外,三市的产业能级没有拉开差距,面临着产业同质化竞争。虽然2013-2022年期间,三地行业类型结构在逐步调整转变,但从结果来看,基于本地特质的产业协作不及深莞惠与广佛肇都市圈的特征显著。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