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发展有赖于下游领域需求,且行业下游领域分布非常广泛。本文章重点分析基础基建工业、汽车、生物医药、消费类电子、新能源和储能电池领域行业发展情况及其对计量检测服务行业的影响。
(1)基础基建工业领域
基础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总称。在我国,一般将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基本化学工业及部分机械工业等称为“基础工业”部门。
基础工业是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物质基础,对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发展生产而进行的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即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增加固定资产而进行的建筑、购置和安装工作的总称,例如公路、铁路、桥梁、学校和各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工程,以及机器设备、车辆船舶的购置安装及与之有关的工作。
基本建设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新增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加速生产发展速度,以及为社会提供住宅和科研、文教卫生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基建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具有占用资金多、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占用和消耗大量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劳动力。本招股说明书以电力行业建设、建筑工程和交通运输建设为例,阐述基础基建工业的重要性及其对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发展的影响。
① 电力行业建设
电力行业即把各种类型的一次能源通过对应的发电设备转换成电能,再经由输电及配电网络把电能由发电厂输送到最终用户处,向最终用户提供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可靠性标准的电能以及其他电力辅助服务的基础性工业行业,涵盖了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四项。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工业用电及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需求与日俱增,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电力建设需求持续增长。
据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2 至 2023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平稳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79%。2023 年,全社会用电量 92,24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80%;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 2,920GW,同比增加 13.87%。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贯穿于电力工程施工、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等全流程环节,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建设提供质量与安全性能保障。以输变电环节为例,在输变电电力施工、日常维护时,典型常用的电压等级有 220V、380V、10kV、35kV、110kV、220kV、500kV、750kV、1000kV 等,为了电力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需要对施工、日常维护过程中用到的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防护工具如: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杆等,以及验电器、个人保护接地线、变压器等电力高压输变电设备进行定期计量校准或检测,以确保工具质量和施工质量合格,防止被不同等级的电压击穿,发生事故。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DL/T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对绝缘杆等工具开展计量测试的周期为 12 个月,对使用频繁的绝缘靴、绝缘手套等工具进行计量测试的周期为 6 个月。电站建设维护、电力电网改造、特高压建设投资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为检验检测行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未来,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持续推进落实,风电、光伏、核电等新型清洁能源建设投入也将持续增长,相关的计量校准、检测等业务将不断发展以满足相应需求。
②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化稳步推进、对低碳环保建筑的需求不断增长,建筑工程行业整体稳定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 年至 2022 年,中国建筑工程行业总产值从193,567 亿元增长到 311,98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28%。因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中国建筑工程行业 2020 年总产值增速略有下降。2022 年,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在宏观环境稳定后实现总产值超 30 万亿元,同比 2021 年增长 6.47%。
在建设工程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 2018 年发布实施的 GB/T 50358-2017《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要求工程质量记录应包括:评审记录和报告、验证记录、审核报告、检验报告、测试数据、鉴定(验收)报告、确认报告、校准报告、培训记录和质量成本报告等。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验收及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以施工过程中建筑原材料准备环节为例,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对水泥及钢筋物理力学性能、砂石、混凝土及砂浆强度、混凝土掺加剂性能、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性能等建筑原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测。
这就需要对建筑原材料性能检测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如:净浆搅拌机、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标准养护室、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试验筛、混凝土抗渗仪、钢绞线拉力机等进行严格的计量校准,以确保检测设备安全达标。建筑工程行业稳定发展格局,有效保证了建筑工程计量检测服务需求。
③交通运输建设
以公路、铁路等为代表的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与重要运输纽带。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国家长期保持对行业的建设投入和政策引导。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2016 年至 2022 年,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上涨了 34.37%,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5.05%;2022 年全国完成交通基础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 38,545 亿元,同比增长 6.42%。
计量检测服务贯穿于公路、水运和铁路运输的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及养护等各阶段。我国的公路、水运及铁路等工程建设及养护任务量大,计量检测设备需求量也大,高效、准确、可靠、统一的测量数据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质量评价及确认工程基础设施养护周期的重要科学依据。以铁路运输为例,原国家铁路局先后出台《铁路专用计量器具管理目录》、《铁路计量管理办法》等管理目录和办法,明确了对铁路用计量器具进行计量管理的目录和监督要求等。
2020 年 12 月 21 日,国家铁路局印发《铁路计量管理办法》(国铁科法规〔2020〕60 号),对铁路用计量器具(包括铁专量具和通用计量器具)的计量管理和监督进行了全面的规定,确保相应仪器仪表等设备量值准确可靠。未来,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智慧交通建设推进,我国交通运输建设逐渐向低碳化绿色发展,行业更强调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行业整体对相关设备、仪器的计量校准、检测需求将跟随行业持续发展。
(2)汽车领域
汽车是居民日常工作生活中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近几年,绿色环保理念广泛普及,加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持续扶持,我国汽车总体产销实现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 年我国汽车产量 3,016 万辆,同比增长 11.62%,保持着增长趋势。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贯穿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及安装、服务等整个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内,IATF 16949 标准由国际汽车工业特别工作组(IATF)开发,并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支持,适用于汽车整车厂和其直接的零备件制造商的质量管理标准。
标准要求: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管理校准/验证记录,以提供符合内部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及顾客规定要求证明的所有量具、测量和实验设备(包括员工拥有的测量设备、顾客拥有的设备或现场供应商拥有的设备),其校准/验证活动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因此,计量检测服务在汽车产业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设计和开发、生产和服务等全流程中提供测量、分析和改进等全方位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持续引领下,消费者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快速发展。
随着“双碳”目标的实施,能源变革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推广,汽车动力新能源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 年至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 52 万辆增长到 959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1.76%。2023 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35.83%。
计量校准、检测服务在汽车整车、金属配件、电池、智能信息系统和其他相关零部件生产加工过程中起着保障各环节品质、辅助车企研发等重要作用。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将推动相关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
(3)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是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研发生产相关产业。此外,生物产业还包括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产品、海洋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技术产业。2022 年 5 月 10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医药产业位列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根据国家商务部发布的历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16 年至2022 年,全国医药产品销售额由 18,503 亿元增长到 27,51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84%。
生物医药产业链涵盖生物医药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贯穿于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和各个领域。在药品临床研究和试验阶段的 GCP认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 GLP 认证(《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在药品生产制造阶段的 GMP 认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在药品运输存储阶段的 GSP 认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均对相关测量设备的校准进行了要求和规定。
以 GMP 认证为例,其明确规定: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校准计划定期对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校准记录应当标明所用计量标准器具的名称、编号、校准有效期和计量合格证明编号,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长期生命力和成长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具备长远期持续增长空间。随着生物医药产品、设备、材料等的研发和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商、医院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对领域相关计量校准、检测服务的需求也将保持持续增长。
(4)消费类电子领域
消费类电子产品指供日常消费者生活使用的电子产品,包含智能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家庭办公设备、汽车电子产品、数码相机等。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同步增长。据 Statista 统计,2017年我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为 1.61 万亿元,2022 年增至 1.86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96%,市场规模庞大。
在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趋弱、复工复产以及消费刺激政策等因素的带动下,消费电子需求逐步回暖,Statista 预计 2023 年,我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达 1.92 万亿元,同比增长 3%。在消费电子领域,ISO9001 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对生产和检验用的相关仪器设备的周期性校准和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
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消费者拥有的手机、耳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呈轻薄化、智能化、互通互联趋势,将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需求。计量校准、检测是消费类电子零部件及成品研发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消费类电子市场发展也将为计量检测服务业务带来新的发展。
(5)新能源领域
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能源等。在常规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背景下,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已成为全世界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一直以来,我国持续支持新能源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7 年-2023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量从 3.09 亿千瓦增长到 10.94 亿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3.47%。其中,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新增装机规模快速提升,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减碳效果明显。
未来,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承诺力争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在此战略进程中,新能源占比将继续提高,对新能源设备研发、生产、制造过程中具备品质保障作用的计量校准、检测服务等的需求将跟随行业发展。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