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储能电池加速渗透带动锂电池需求快速提升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07-18

储能作为当代能源调节关键环节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其按原理可分为电化学储能与机械储能,前者即依靠储能电池,实现电能的储存与对电力网络的适时反馈。

伴随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明确提出,以及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可以预见电化学储能市场正逐步受到越发规范化的管理引导,将进一步实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迎来更为广阔的投资机遇与成长空间。在各项政策所带来的有力驱动下,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与储能系统成本逐年下降的双重驱动下,储能市场正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出货规模在290万台,预计锂电池需求量为1.45GWh;至2025年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全球出货量有望达到1,900万台,对应锂电池需求预计突破15GWh。从下游应用市场来看,动力电池领域是目前锂电设备市场需求重要贡献者。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需求上升,将直接带动锂电池检测设备需求增长;

“双碳”目标下,储能锂电池市场也在快速发展;以及同时潜在应用覆盖各类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通讯基站、数据中心、家庭储能和规模储能等领域的新一代储能体系-钠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都将带动新能源电池行业产业链的发展。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2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延续了上一年强劲增长的势头,全年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长170.8%,不同细分领域增速差异较大。

其中,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最快,2022年出货量为25GWh,同比增长354.5%;电 力 储 能 电 池 、 便 携 式 储 能 电 池2022 年 出 货 量 为 92/4GWh , 同 比 增 速 达216.2%/207.7%;通信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所放缓,2022年出货量为9GWh,同比下滑25.0%。综上,新能源电池作为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代表,在现有的动力、消费、储能领域将加速渗透,同时锂电池应用领域的高速发展将极大拉动对锂电设备的投资需求。

2021年,头部锂电设备企业均开始加速扩产,且在技术实力、协同开发、稳定性控制、资金实力、交付速度和规模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可快速帮助电池企业在新工艺、新产品落地及市场投放上提供保证,因此市场订单将进一步向头部锂电设备企业倾斜。

此外,头部锂电设备公司也将日益发挥规模化优势,并通过导入精细化生产管理、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经营质量。近年来,在国家产业规划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飞跃式发展,带动锂电池需求快速提升,锂电池设备产能供不应求。

据电池网测算,2022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开工176个,总投资金额约1.1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扩产新建投入能达到2万亿以上。2022年,电池头部企业项目密集开工,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亿纬锂能、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均有数个百亿级电池项目开工。

高工锂电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突破40%。国内厂商有望持续保持一定的产能扩张趋势,与此同时,随着海外锂电产能落地与供应结构多元化加速,美国和欧洲电池产能建设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国内锂电设备赴海外进行履约、交付的需求不断提升,将为国内锂电设备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