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然气的运输方式
我国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管道运输、LNG、CNG 三种,在这三种天然气运输方式中,管道建设的初始投资虽然耗费较大,但 LNG、CNG 运输需要通过槽车运送,单次的运输能力低,且运输过程中所耗费的燃料成本较高,因此天然气管道运输成本相比于这两者更低。
根据 2022 年末最新统计,华北地区1500 公里以上运距的 LNG 物流运输价格为 0.5-0.7 元/吨 公里,按“1 吨LNG=1340方天然气”来进行换算,那么对应天然气的运输价格为0.37-0.52元/千立方米 公里,而管道运输费基本低于 LNG的运输费用。
除了经济性以外,管道运输相比于槽车运输还有其他许多优点,比如运距长、压力高、输气量大、密闭安全、不受天气影响等,因此加强天然气中游运输能力,大力推动管网建设是实现全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十三五”时期,我国西气东输三线、陕京四线、中俄东线(北段、中段)、中靖联络线、青宁线、天津深圳地区 LNG 外输管道等干线管道相继投产,累计建成长输管道 4.6 万千米,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 11 万千米。2018—2021 年,我国集中实施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天津、广东、广西、浙江等重点地区打通瓶颈,基本实现干线管道“应联尽联”,气源孤岛“应通尽通”。
“十三五”时期,我国天然气“全国一张网”骨架初步形成,主干管网已覆盖除西藏外全部省份,京津冀及周边、中南部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效保障华北、长三角、东南沿海等重点区域天然气供应。
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天然气长输管道及区域天然气管网建设,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完善 LNG 储运体系。到 2025 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拟达到 21 万公里左右。
(2)我国天然气储气库建设情况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一种能将长输管道输送来的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空间形成的人工气田,是平滑天然气价格季节性波动的重要调峰设施。
地下储气库主要可以分为油气藏、含水层、盐穴等类型,其中油气藏储气库是指利用枯竭的气层或油层建成的储气库,这类储气库投资小,运行可靠,是目前经济型最好的一种储气库;含水层储气库是用高压气体将含水层空隙中的水排走,并在非渗透性的含水层盖层下直接形成的储气场所;盐穴储气库是在地下盐层中通过水溶解盐而形成的天然气储气库。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已建成 27 座地下储气库,设计库容合计为 389.9 亿方,其中中石油设计库容占比最大,为 97.3%,中石化较小为 2.3%。
一直以来,我国储气库发展缓慢,一方面是因为建设难度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储气库的价格机制不完善,企业建立储气库之后无法获得相应的收益,因此大部分天然气企业都缺乏投资建立储气库的积极性。从 2017 年年末的“气荒”也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储气库建设的滞后。
根据 2018 年 4 月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工作气量仅为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 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12-15%,各地方基本不具备日均 3 天用气量的储气能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地下储气库和沿海 LNG 接收站储罐为主,其他调峰方式为补充的综合调峰体系,在调节季节峰谷差、满足冬季高峰用气需求、保障重点地区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港、华北、呼图壁、相国寺、金坛等已建储气库(群)持续扩容改造,中原文 23、辽河双 6 等新建储气库相继建成投产。
2022 年 2 月 28 日,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文 23 储气库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国内目前的天然气储气能力仍然较低,未来发展空间极大,并且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地,全国的天然气储气能力也将迎来快速增长。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