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玻纤产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相对良好
全球七家头部玻纤企业产能占全球产能七成,国内三家头部玻纤企业产能占国内产能超六成。因玻纤行业资金、技术门槛较高,全球与中国的玻纤产业均呈现高集中度特点。
据Wind、星智研究统计,2020 年中国巨石、OC、泰山玻纤、国际复材、日本NEG、山东玻纤、美国JM这七家公司玻纤产能合计占全球产能72%,其中国内企业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国际复材的产能占全球产能44%;从国内格局看,2022年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国际复材合计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63%,加上山东玻纤、长海股份的话,五家企业产能占全国产能74%。
2、中国巨石:全球玻纤产业龙头,综合实力领先
中国巨石主要从事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销售,据公司2024年中报,公司产能规模全球第一,2024H1公司实现粗纱及制品销量152万吨,电子布销量4.58亿米,玻纤及其制品合计营收76亿元,占主营收入99.89%。
央企背景:截至2024年中报,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建材股份(持股26.97%),其次为创始人张毓强实控的振石集团(15.59%)。 海外收入占比接近40%,通过全球化布局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冲击。据官网披露,公司拥有浙江桐乡、江西九江、四川成都、江苏淮安(在建)、埃及苏伊士、美国南卡六大生产基地,已建成玻璃纤维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20多条,玻纤纱年产能达260万吨。公司设立巨石美国、加拿大、南非、法国、意大利等十多家海外销售公司,2024H1国外收入占比39%。
中国巨石利润率长期行业领先。从净利率看,剔除相对较高的2021-2022年,过去十年中国巨石平均净利率19%,明显高于中材科技(8%) 、国际复材(6%,2014-2017年数据空缺、下同) 、长海股份(13%) 、山东玻纤(8%)。从摊薄ROE看,同样剔除21-22年,过去十年中国巨石平均净利率13%,明显高于中材科技(9%) 、国际复材(6%) 、长海股份(11%) 、山东玻纤(11%)。
利润率领先得益于成本控制(背后是规模化、区域布局、控股原料商、设备先进等优势)以及产品结构优(背后是客户资源、技术与产品实力) :
1)区域布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得益于桐乡等基地叶腊石资源丰富、成都基地能源成本低等;
2)控股原料商、规模领先、区域布局带来的原材料与天然气采购成本优势;
3)产线大型化、设备先进带来的能耗优势;
4)产能利用率高带来的折旧摊销优势;
5)中高端产品占比高、品牌价值带来的高价格与高附加值优势。
据公司2020年年报,公司已经在玻璃配方、大型玻纤池窑和绿色制造三大技术领域,公司拥有世界一流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全套技术输出能力,居世界领先水平。
3、中材科技:三大产业齐头并进,泰山玻纤具备规模与客户等优势
中材科技以“做强叶片、做优玻纤、做大锂膜”的产业发展思路,集中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制品、锂电池隔膜三大主导产业,同时从事高压复合气瓶、膜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据公司公告,2024H1营收结构中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风电叶片、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锂电池隔膜分别占55%、27%、8%、7%。央企背景:截至2024年中报,中材科技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建材股份(持股60.24%)。
2016年中材科技购买中材股份持有的泰山玻纤 100%股权,随后持续扩大玻纤产能规模。目前全资子公司泰山玻纤拥有泰安总部、邹城公司、淄博公司三大生产基地,2024年中报披露玻纤年产能达140万吨,是全球前三大玻纤企业。2024H1玻璃纤维及制品产量64.7万吨,销量68.1万吨,销售收入38.5亿元,其中出口销售收入占比24%。
玻纤产品以中高端为主,且与风电叶片业务协同度高。从泰山玻纤下游需求分布来看,据中材科技公司公告,新能源、交通运输、电子电器等新兴战略领域销售占比2019年就已提升至70%左右,尤其是风电客户优势显著。
风电叶片主要原材料为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而中材科技控股子公司中材叶片是专业的风电叶片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提供商,拥有江苏阜宁、甘肃酒泉、江苏连云港、广东阳江等13个国内生产基地及1个位于巴西的国外生产基地。
据中材科技公司公告,2024H1中材叶片合计销售风电叶片7.52GW,同比下降21.6%,实现风电叶片销售收入28.3亿元。根据可再生能源咨询研究机构BM的研究,中材叶片2023年全球风电叶片制造商市场占有率高达26%(含中复连众)。
从毛利率角度看,据中材科技公司公告,2024H1中材科技的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风电叶片、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锂电池隔膜毛利率分别为20.6%、15.5%、5.6%、12.2%,其中玻纤制品毛利率在行业低谷期仍处相对较高水平、与中国巨石毛利率差异不大,或与规模化优势、高端产品占比高等有关。
4、国际复材:风电/电子等领域领军企业,23年底IPO募资扩充产能
国际复材自1986 年重庆市玻纤厂从日本引入直接熔融法玻璃纤维生产线起,已在玻纤领域深耕30来年。2020年公司玻纤产能占全球产能10%,位居全球前四;占国内产能的12%(2022年),位居国内前三。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玻纤及制品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为96%,其中玻纤纱60%、玻纤布36%。据公司招股书,公司在风电叶片领域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风电纱及织物供应商之一,市场占有率超过25%,其中高模、超高模产品产量居全球领先地位。
在高端电子领域,公司低介电电子细纱、超细纱性能优异,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热固领域,公司高端绝缘纱、高模量光缆阻水纤维用纱等多类产品性能优异,市场份额居行业领先地位。不过,由于国内生产基地主要位于重庆市,距离玻纤需求量大的华东、华南地区相对较远,区位上的劣势一定程度削弱了盈利水平。
国企背景:截至2024年中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云南国资委控股的云天化集团(持股60.01%)。另据公司公告, 2023年12月公司IPO上市,募集资金18.6亿元,将投资于年产15万吨ECT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F10B年产11万吨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冷修技改项目、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产品改造升级技术改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5、长海股份:民企背景、拥有完整玻纤产业链,在建产能规模庞大
长海股份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及其玻纤制品、玻纤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从玻纤生产、玻纤制品深加工到玻纤复合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而完备的产业链体系或是公司利润率处于行业前列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公司公告,长海股份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并远销北美、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民企背景:截至2024年中报,公司实控人为杨鹏威(持股41.71%)与杨国文(持股10.57%)。
现有产能29万吨,拟投资建设60万吨项目,潜在新增产能高。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玻纤及制品产能29万吨、产量27万吨、产销率近101%。2021年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6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据2024年中报,截至2024/6/30,项目一期之第一条15万吨生产线已完工90%。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