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工程服务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行业技术有较高要求,业内企业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技术能力,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和顺利实施。
此外,化工行业对生产流程的信息处理要求越来越高,自动化、智能化、快捷化标准不断提升,对于降低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工期以及提升回报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上述需求推动专业工程服务行业呈现出与新技术融合发展,不断创新业务发展模式的趋势。
①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发展
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成熟及应用,实现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从行业层面来看,行业政策鼓励新技术在传统业务、技术、产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推动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改革,推进行业大数据应用,提升行业资源共享水平,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信息化产品。
从企业层面来看,通过广泛应用协同设计、三维设计、动态模拟等技术,促进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设计手段创新,深度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和数字化工厂(DF)在工程建设运营全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工程建设综合效益。
②向以设计单位为主导的 EPC 总承包模式发展
EPC 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项目实施模式,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发展 EPC 总承包模式,是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对于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而言,推广 EPC 总承包模式,有利于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促进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技术、人力、资金和管理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水平。随着我国工程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以设计单位为主导的 EPC 总承包管理模式正在逐步推广。
③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发展
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利用在工程设计方面的先导优势,开始拓展覆盖可行性研究、项目策划、项目管理等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水平。目前,已有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试点,探索总结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模式和监管方式,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以设计和研发为基础,以自身专利及专有技术为优势,拓展装备制造、设备成套、项目运营维护等相关业务,逐步形成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④向技术与资本融合方向发展
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引导技术与资本融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引入战略投资,扩展服务领域和经营规模,促进建设-经营-转让(BOT)、民间融资(PFI)等业务模式推广,鼓励企业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未来,企业将在工程建设中提高主动性,加快业内外、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战略并购步伐。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