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概况
锂电池负极材料上游主要为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等化工产品,中游为负极材料制备,下游为锂电池在不同领域应用。
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类,目前市场化应用最多的为碳材料中的石墨类负极材料,而石墨类负极主要包括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
2. 人造石墨出货为主
伴随我国锂电池出货量增长,锂电池对应四类关键材料需求亦增长,具体至锂电池负极材料:2016 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 11.8 万吨,2023 年出货大幅增至 165 万吨,2023 年同比增长 20.44%,2016-2023 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 45.8%。我国负极材料全球占比总体持续提升,2016 年全球占比 62.11%,2016 年以来我国负极材料全球出货占比总体持续提升,2023 年约90%,创近年来的历史新高。结合我国锂电产业链全球竞争优势,预计未来占比总体将维持高位。结合锂电池下游需求,预计我国负极材料出货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我国负极材料产业中,总体以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为主,其中人造石墨占比总体持续提升。具体而言,2016 年我国人造石墨出货 7.9 万吨,2023 年为 146.85 万吨,期间复合增长率为51.8%,增速高于负极材料年均增长率;2016 年人造石墨在我国负极材料中占比 66.95%,2023 年提升至 89.0%,占比较 2022 年提升约 5 个百分点。总体预计我国人造石墨占比仍将维持在 85%以上,短期变化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不同负极材料技术进步以及下游需求变化
3. 主要企业及竞争格局
日本在 20 世纪 90 年代率先将锂电池商业化,相应的在负极材料领域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2000 年前日本负极材料全球市场占比在 90%以上,其中三菱化学在改性天然石墨领域优势显著,日立化成和 JFE 为人造石墨龙头。
我国负极材料发展历经依赖进口、技术积累,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带动我国锂电产业链总体竞争力显著提升,负极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其中 2021 年我国负极材料全球出货占比达 75.8%,贝特瑞、杉杉股份和璞泰来出货分别位居前三,全球市场占比分别为 17.3%、10.7%和 10.2%。目前,全球负极材料企业主要集中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其中我国负极材料优势显著。
伴随行业新一轮扩产,锂电产业链细分领域将进入新一轮行业洗牌,其中负极材料也在其中,预计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核心技术且技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优势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胜出。目前,我国主要负极材料上市企业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等。
4. 发展趋势
结合锂电池下游终端需求特点、锂电池行业特性和负极材料现状,对于负极材料而言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是人造石墨仍将是主流。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符合动力和储能电池对循环寿命、安全性等要求,结合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电池市场发展预期,预计人造石墨仍将是锂电池主流应用方向,其出货量将持续增长,且占比将维持高位。
二是一体化趋势显著。早期负极材料企业主要以委外石墨化加工的方式生产,预计将逐步走线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布局全工序而建立成本优势,其主要逻辑板包括:
1)鉴于锂电池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前景巨大,锂电池行业进入全球化竞争时代,成本在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中重要性更加凸出,细分领域一体化是获得成本优势的有效途径。
2)石墨化成本占比高,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加工成本中,其中石墨化成本占比超过 45%。
3)伴随负极材料其它工序的技术逐渐成熟,石墨化工序一方面将成为成本控制的突破点,同时石墨化工序对人造石墨产品品质控制非常关键和重要。
三是高能量密度重点关注硅基类负极材料。伴随消费者对汽车续航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成为长续航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就负极材料而言,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理论容量为 372mAh/g,其能量密度潜力已充分挖掘,其量产比容量逐步趋于理论值极限水平。
目前,非碳材料中,硅基负极材料为重要研究对象,未来有望大规模应用。理论上,硅的能量密度为 4200mAh/g 远高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但硅材料存在体积膨胀大、循环性能差等技术不足,从而制约了其对石墨负极材料的替代。一般采用纳米硅、氧化亚硅等与石墨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在现有石墨负极材料中逐步提升硅类负极材料的掺杂比例,从而提升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