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公立医疗机构的扩展能力受到限制,其接诊量和服务范围难以进一步提升,从而难以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口腔医疗服务需求。因此,政府政策正积极倡导分级诊疗及专业化科室诊疗,旨在减少对大型综合医院的依赖,实现医疗服务的有效分流。
近年来,相关部门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指出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满足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增加医疗服务供给的关键力量。政府正逐步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遵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在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的同时,为社会办医留出发展空间。此外,政府还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社会办医的准入审批流程。
总体来看,分级诊疗和专业化科室诊疗的推进,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疗服务机构的发展,形成一个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辅的多元化社会办医体系
在中国口腔医疗产业发展初期,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和公立口腔医院是市场的主导者。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与口腔医疗行业相关的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办口腔医疗和健康服务机构参与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健康管理服务,从而提升公众的口腔保健意识。这一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近年来,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积极推动“三减三健”健康口腔行动,并制定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该方案旨在普及口腔健康行为,优化口腔健康管理,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能力,并明确了口腔健康产业发展的目标。预计到 2025 年,全体人群的口腔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将得到显著提升。
(1)口腔医疗行业市场概况
口腔医疗行业是指以口腔医疗消费为基础,集合了口腔医疗服务、口腔医师培训、义齿及耗材加工、医疗器械生产、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及口腔日用品零售等于一体的口腔医疗产业链,其中口腔医疗服务是整个口腔医疗产业链的中心,其他产业均服务于医疗服务。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医疗器械、药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这些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和制造,成为口腔设备、耗材和药品的关键材料。
行业中游是医疗器械、耗材及药品的制造与销售环节。生产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研发和生产各种类型的口腔设备、耗材及药品,如口腔内窥镜、义齿、地喹氯铵等。通过销售渠道,如经销商、代理商等,进入口腔医疗服务机构,供口腔医生使用。
行业下游主要是口腔医疗服务机构,作为行业终端直接面向个人患者。口腔医疗服务机构为患者提供口腔检查、诊断、治疗等服务。
整个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环环相扣,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为中游的医疗器械、耗材及药品制造提供基础,中游的制造与销售为下游的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共同推动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上下游关系链
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下游的机构,主要分为公立口腔医疗机构和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其中,公立口腔医疗机构分为综合医院口腔科和口腔专科医院,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分为口腔专科医院、连锁口腔门诊和个体口腔诊所。口腔医疗服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层次和科室,常见的科室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外科、修复科、种植科、正畸科、儿牙科等,这些科室为患者提供广泛的口腔疾病诊疗项目,包括根管治疗、拔牙、龋齿填充、窝沟封闭等。此外,口腔医疗机构还提供修复、种植、正畸等口腔修复诊疗项目。
(2)口腔医疗行业发展趋势
①政策指标引导将有效刺激口腔医疗服务需求
目前,中国多项口腔细分疾病患病率偏高,产生广泛的就诊需求。以老人和儿童为例,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数据,2016 年中国 12 岁儿童龋齿率高达 34.5%,65-74 岁老年人存留牙齿数为 22.5 颗。国家卫健委积极提倡做好居民口腔健康维护工作,在其发布的中国健康口腔行动(2019-2025 年)工作指标中,要求至 2025 年应将 12 岁儿童龋患率下降至 30.0%,65-74岁老年人平均留存牙数提升至 24 颗。
健康口腔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020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要推进健康口腔专项行动,加强对儿童龋齿等风险因素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干预,关注老年口腔健康。
2023 年 9 月,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发〔2023〕11 号)指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对提高人民群众总体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计以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守住健康的“大门”,口腔预防将迎来增长。
②优质口腔医疗机构较少,连锁口腔门诊具备较大潜力
目前,中国口腔医疗机构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口腔专科医院,硬件、医师水平、覆盖半径等均为最佳,但数量占比仅为 1%,实际覆盖区域有限;
第二类是综合型医院口腔科,数量和接诊量占比较高,但由于该类型医院多为公立医院,发展扩张规模受限,无法有效应对患者需求,整体服务质量及覆盖半径水平不高;
第三类是连锁口腔门诊,由于具备良好的硬件、医师、服务水平,单机构接诊量要大于除口腔专科医院外的其他类型机构;第四类是个体口腔诊所,数量最多且承担了最高的接诊量,但其在各方面均相较于其他机构均有明显差距。
由此可见,连锁口腔门诊兼具专业服务能力和扩张能力,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更多患者,未来优质口腔医疗机构具备较大潜力。
③中国种植牙渗透率相对较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尽管过去几年种植牙市场增长迅速,但中国种植牙渗透率依然远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水平。根据 Straumann2019 年报数据,发达国家种植牙渗透率普遍在 100-200 颗/万成年人,而中国 2022 年为31 颗/万成年人,仍处于发展阶段,行业潜力远未实现。
因早期口腔诊所分布在北京上海,就诊人群需要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现在口腔诊所开始大面积下沉至二线城市,需求扩张将进一步体现。此外,随着 2023 年 4 月种植牙集采政策全面落地,价格水平的下降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需求。近年来,中国种植牙数量每年实现近 50 万颗的平均年增长。
④中国居民口腔保健意识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正畸业务有较大增长空间
牙齿排列不齐将会影响口腔健康卫生,易患龋齿、牙石、牙龈炎等口腔疾病,而牙齿畸形会影响美观和心理健康。随着居民口腔保健意识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口腔正畸业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此外,隐形正畸治疗在中国起步较晚,目前整体渗透率仍偏低,未来隐形正畸占比有望持续提高。
近年来,中国口腔正畸数量每年实现近 20 万例的平均年增长。根据灼识咨询预计,中国正畸案例数将会从 2023 年的 357 万例达到 2025 年、2030 年的 441 万例、657 万例,隐形正畸渗透率预计可达近 29%。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口腔医疗行业产业链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