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高速发展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各国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积分政策等,新能源汽车政策营造了新能源时代下的全球新环境,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来临。一些国家为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已经制定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英国和法国宣布将在 2040 年全面禁售燃油车;德国将在 2030 年后禁售传统内燃机汽车;荷兰和挪威将在 2025 年禁售燃油车;印度将在 2030 年全面禁售燃油车。
根据彭博社发布的《2018 电动汽车展望》预测,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将从2017 年的 110 万辆上升到 2025 年的 1,100 万辆,并且随后在 2030 年增至 3,000万辆,中国将主导这一转变,2025 年电动汽车占中国所有乘用车销量的 19%,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额将占到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近 50%;欧洲仅次于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销售额的 14%,美国排名第三,占 11%。到 2040 年,全球预计将售出约 6,000 万辆电动车,相当于全球轻型汽车市场的 55%;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 5.59 亿辆,占所有类型汽车保有量的 33%。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是推动全球新能源车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1 年上半年,受益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增长拉动,我国锂电新能源行业发展快速,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增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 354.5 万辆和 352.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59.5%和 157.5%;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 154.5GWh,同比增长 142.8%;根据研究机构 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 年)》,2021 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 77.9 万吨,同比增长 86.4%。
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占比 20%目标,2035 年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目标,叠加“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将促进动力电池和材料行业高速发展。预计到 2030 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会达到全球乘用车销量的 50%。目前,我国动力锂电池及其上游材料行业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明显,欧洲等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内动力锂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动力锂电上游产业链有望受益。
(三)负极材料厂商纷纷扩产
思瀚产业研究院分析: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驱动,当前负极材料厂商纷纷推出扩产计划,短期内负极材料行业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行业产能的逐步释放,长期来看负极材料市场供需总体将保持平稳。行业利润有向少数竞争实力较强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企业集中的趋势,不同应用领域及细分市场的行业利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规模效应的不断体现以及下游客户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内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品质、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有望争取到更高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