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低空经济进展迅速。自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把低空经济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2024年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从顶层推进到产业落地进度持续超市场预期。
空管委:2024年11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在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表示,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
发改委:2024年10月发改委低空经济专管司局设立获得批复,目前正在筹备当中。2024年10月 山东省 山东高速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低空天网”项目,计划采购至少2.2万架无人机。
苏州市:2024年8-10月苏州到上海虹桥和浦东机场航线共3条航线开通,时间从地面交通2小时以上缩短到25分钟以内。苏州低空起降设施已建成投用102个,在建23个,预计到2024年底建成超500个起降点,实现苏州全域成网布局。
峰飞航空:2024年2月峰飞航空成功完成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简称“eVTOL,飞行汽车”)跨海跨城空中航线(深圳-珠海)首飞;将单程2.5到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单座票价200-300元,预计2026年开启载人飞行。
两会: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低空经济定义为增长引擎。2024年1月莱斯信息成功中标安徽省新技术融合应用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项目,拿下新年低空经济第一标。
低空经济职能部门和试点城市已落地
2024年7月10日,民航局成立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组;2024年8月24日,空管委成立空管系统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10月18日,发改委低空经济专管司局设立获得批复,目前正在筹备当中。
2024年11月05日,工信部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成立专管单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可以更好协同各个环节的资源推动产业发展。这是继民航局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小组和空管办促进低空经济办公室后,发改委牵头成立的重要低空职能部门,低空司如期落地,有望推动低空经济建设更快发展。
2024年11月18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在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表示,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
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有望继续采取“多个试点—推广”的模式进行开展。国家有望通过开展试点城市的模式,来鼓励各地开展低空经济商业模式的探索。
可期待催化:低空经济详细报告、国家级低空经济实施方案和亿航OC证
(1)自国家把低空经济设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省市都在积极制定低空经济的设计方案,考虑到低空经济目前还处于产业初期,为了更好指引地方政府的建设方向,减少重复建设或者错误建设,由发改委等主管部门给出国家顶层设计方案,由地方政府作为参考,以此来因地制宜的落地低空经济建设。相关详细报告有望使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有实际的测算依据。
(2)近年来,多个部委提出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方案:1) 2022年8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 V1.0》(下简称“《路线图》”),提出2025年、2030年及2035年将分别实现短、中、中长距离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探索应用的时间表。《路线图》指出,到2025年,以城市通勤运输为代表的短距离载人飞行将开展应用示范。到2030年和2035年,城郊、城市间的中距离载人运输,以及城市间载人运输则将分别开启探索应用。
2) 2023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委提出《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提出力争到 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到2035 年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其中还特别提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
3) 2024年3月27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方案提出2027年实现通用航空装备产业完整体系初步建立和多领域商业应用,以及2030年形成万亿市场规模。全国低空经济顶层方案将是重点。目前各地均发布了各地的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和规划,而国家层面的方案尚未发布。未来国家级别规划若能落地,有望从设立具体发展目标、实现路径、技术方向给出较为具体的量化指标,并针对粤港澳、成渝、长三角等低空经济重点地区的产业布局给出指引。回想2019年信创产业的大行情,正是起步于国家对党政信创的产业规划。
(3)亿航智能OC证有望获批:亿航智能的全国首张OC证如果顺利获批的话,意味着国内载人eVTOL运营体系标准即将诞生,也为亿航的商业运营奠定基础。亿航的商业化运营有望对国内的低空经济的未来商业模式探索出发展模式。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城市
低空经济产业2025年预计基础设施环节有望从政策走向落地,同时关注飞行器环节和示范城市的变化 。基础设施环节有望从政策走向落地,订单将成主要催化。目前国家在职能部门、试点城市环节均有政策落地,后续国家层面的动作预计还包括顶层设计、产业规划、行业白皮书和补贴政策等。
明年基础设施环节有望从政策走向落地,多地有望开展技术设施建设工作,带来量的变化。基建环节的行情将取决于几个催化和时间节点:催化即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资金支持、各省市的预算+招投标启动;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对低空的描述)、2025年Q2(各省市低空基建招投标)。
示范城市:明年各地政府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仍较为积极,同时国家计划通过“试点—推广”的模式开展低空经济,因此明年6个试点城市的低空经济建设对国内未来低空经济的长期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对低空经济各个环节的发展都会给出一些较为明细的标准和发展方向。
聚焦飞行器制造和无人机放量
飞行器制造环节:飞行器环节主要包括eVTOL、无人机、通航飞机以及相关产业链等,目前eVTOL环节主流玩家均处于取证(TC证)过程中,产业各环节均积极推进。电池、电机、新材料、飞控等环节具备较高的竞争壁垒和技术门槛,目前的国产化率均不高,电池、结构、电气化将成为率先突破的方向,其次是电动力系统。
同时要重点关注eVTOL整机厂特别是销量不断提升的亿航智能的产业链变化和催化,这些环节公司处于不断合作、产品共同研发的过程中,各环节有望涌现出一批发展超预期的公司。
此外,无人机、通航飞机作为成熟的产品,在各地规划推进预期下存在放量预期。①军用方向,无人机正改变现在战争形态,国家推进低空经济产业的最迫切逻辑是以民用促进军用,进入2025年,我们预计军用无人机有望迎来规模化采购。
②城市管理和物流方向,无论是山东省高速2.2万架无人机(用途为省内物流),还是两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重点强调低空经济模式,作为具备商业落地可能性的方向,明年亦存在规模化落地的预期。关注无人机反制需求迫切性。另外“天津机场”黑飞事件、无人机作战均显示无人机反制技术应用的迫切性,低空领域的安全问题目前是顶层重点强调的方向,因此2025年也需要重视无人机反制环节的机会。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