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市场空间、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觅睿科技    2025-01-07

借助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语义识别等技术,智能网络摄像机等民用监控产品的视觉识别、感知、理解等 AI 分析和决策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进而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通过边缘计算,设备能够实时响应用户的指令和需求,例如语音识别、音频处理和设备控制

云平台则可以存储智能网络摄像机等民用视频监控设备产生的数据,并以接入云平台的海量数据为支撑,通过 AI 算法准确分析数据的含义、理解用户的行为,主动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和建议。

民用视频监控产品智能化程度的加深,直接拓展了此类产品的应用场景边界,适用于婴儿看护、宠物陪伴、老人照护、院落监控等细分场景的智能网络摄像机和物联网视频产品也应运而生。

民用视频监控产品相关技术的进步亦促进了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产生,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又推动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进而促进市场需求规模的进一步提升。

1、民用视频监控产业链

民用视频监控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代工厂商和软件相关厂商,中游的设备商、云服务提供商,以及下游的渠道商与终端用户。

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向中游终端厂商提供IPC SoC芯片、镜头、传感器、通信模组、电源等原材料;代工厂商提供PCBA贴片和产品组装测试等代工服务;软件相关厂商为中游的云平台服务提供商提供通信、IaaS等基础设施服务。

中游的设备商、云服务提供商是产业链的主导方,一方面,以PaaS能力向上承载、赋能开发者;另一方面,以硬件和SaaS直接或间接触达C端用户和部分B端中小微实体商户,为其提供软硬件一体的服务。

下游的渠道商主要指各类线下的零售商、贸易商及各类线上电商平台。终端用户是指最终的家庭用户消费者和部分B端小微实体商户消费者。下游用户可以直接从中游厂商购买产品,也可以通过渠道商和零售商的销售渠道获得产品和服务。

2、民用视频监控市场空间

(1)智能民用安防市场空间

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完善,智能终端高度普及,云计算技术迅猛发展,智能民用安防市场近几年实现了高速发展。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民用安防市场规模约 206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全球智能民用安防市场规模将达 359.5亿美元,2019 年至 2028 年全球智能民用安防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15.16%。

近年来,智能民用安防家庭用户数量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3 年全球智能民用安防家庭用户数量约为 1.77 亿户,预计至 2028 年,全球智能民用安防市场家庭用户数量将达 6.31 亿户,2019 年至 2018 年全球智能民用安防市场家庭用户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 28.74%。

从全球区域格局看,Statista数据显示,2022 年,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民用安防市场。2022 年,美国智能民用安防市场规模约为 54.34 亿美元,中国市场约为 35.51 亿美元,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等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市场规模合计超 21.74 亿美元。

(2)民用视频监控市场空间

民用视频监控是智能民用安防市场的细分领域之一,智能网络摄像机则是民用视频监控市场中的主要产品类型。近年来,民用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家庭用户数量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且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根据 Verified MarketResearch 数据,2021 年全球智能摄像机市场规模为 59.4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年将达到 124.70 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8.50%。

根据Statista数据,2023 年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包括智能网络摄像机和智能门铃)出货量约为 1.92 亿台,预计至 2027 年,出货量将增长至 2.52 亿台。

近年来,全球智能网络摄像机家庭用户数量亦呈现快速增长。Statista 数据显示,2016 至 2023 年,全球智能网络摄像机家庭用户数量从 1,082 万户增长至9,886 万户。预计 2027 年全球智能网络摄像机的家庭用户数将增长至 18,070 万户,较 2023 年增长 82.79%。

全球智能网络摄像机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根据 Statista 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网络摄像机渗透率仅为 4.30%,预计 2026 年渗透率将提升至 7.10%。

1、民用视频监控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音视频 AI 技术是民用视频监控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所需的核心能力。面向视频和音频的人工智能算法有不同的核心技术,视频方面主要包括视频编解码技术、视频检测与分类技术、视频识别技术三大类核心技术,代表性的视频算法包括人脸识别、人形识别、宠物识别、挥手行为识别、跌倒行为识别、坐姿行为识别等;

音频方面主要包括音频处理技术、音频分析技术等,代表性的音频算法包括异常声音检测、婴儿啼哭检测、犬吠检测、唤醒词检测、声源定位等。

产品智能化技术则能够应用于各类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具体包括编解码及传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互通技术、综合低功耗解决方案技术、多维感知技术、差分及模块化 IoT 设备升级技术、图像参数自适应技术、多目计算视觉技术和雾计算应用技术等。

4、民用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芯片、镜头、传感器、通信模块等硬件的水平的提升,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 5G 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将呈现“高清化”、“智能化”、“云算化”、“多模态融合”等发展趋势。

(1)高清化

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影像的清晰度能够带给用户最直观的体验。影像的高清化意味着用户能够获得更高清的监控画面、更多监控细节和更低的画面传输延迟,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具有重要影响。影响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影像的清晰度的因素包括硬件(如镜头、传感器、图像信号处理器、WiFi 模块等)、网络(如网络传输速度、网络带宽等)和软件技术(如编码方式、码率等)。

近年来,视频监控产品的硬件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400 万像素镜头、CMOS 传感器和支持 2.4GHz、5 GHz 无线频段、WiFi6协议的 WiFi 模块已成为主流,硬件性能的升级为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影像的高清化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光纤、5G 基站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与完善带来了网络传输速度与网络带宽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高清影像传输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为更高码率视频的传输提供了网络条件。

此外,H.265 已成为目前主流的编码方式,该编码方式能够提供更流畅、更高清的监控画面,同时节省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民用视频监控产品的分辨率为 400 万像素。未来,随着硬件成本的不断下降,800 万像素或更高清晰度的超高清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

(2)智能化

借助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语义识别等技术,民用视频监控产品能够优化视觉、感知、理解、决策等功能的 AI 算法,使其更加智能化,具备更强大的图像识别、分析和处理能力和语义识别能力,从而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边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例如,在室外场景下,民用视频监控产品能够提供智能移动侦测、AI 警报等功能,可实时监控房屋周边的活动、侦测异常行为,以防止入侵、盗窃等问题。在婴儿看护场景下,设备可以实现哭声、温湿度、婴儿口鼻遮盖、婴儿移动等监控和报警功能。在宠物看护场景下,设备可以通过 AI技术,识别宠物行为与判断宠物健康状况。

(3)云算化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将逐渐实现云算化,数据存储和分析将主要在云端进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将主要数据存储在云端,可以降低监控设备对本地存储的需求。将 AI 部署在云端后,设备可以将音视频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通过云端 AI 识别后,再将识别结果传输至用户手机等移动端。

此举可以最大化发挥云端算力,降低对设备算力的需求,从而降低设备单机成本,加速设备的普及。同时,云算化还将使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具有更强的远程控制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远程操控。另外,在云算化架构中,边缘节点侧重多维感知数据的采集和前端智能处理,边缘域主要负责感知数据的汇聚、存储、处理和智能应用,云中心侧重业务数据的融合及大数据多维分析应用。边缘计算是云算化的核心,能够将智能分析能力分布于前端设备,具备计算速度快、传输延时低等特点。

(4)多模态融合

多模态融合是指机器从图像、语音、视频等多个领域获取信息,实现信息转换和融合,从而提升模型性能的技术。通过多模态融合,可在视频分类、事件检测、情感分析等跨媒体分析任务中提高性能。目前民用视频监控产品已能够将毫米波雷达、红外传感器等设备融合,实现图像、视频、距离等信息采集、融合和分析,使智能网络摄像机等设备实现更全面、更准确的目标识别、检测和分析。

多模态融合技术能够提高民用视频监控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用户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多模态融合在本行业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家庭视频监控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