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广西作为我国南方的省区之一,地处中国内地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汇点,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是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唯一省区,与越南的陆地边界线长达 637 公里,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大西南经由北部湾走向东盟的便捷通道,也是连接国际、国内市场的交通枢纽。
1992 年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之后,广西以“建设大通道,服务大西南”为目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快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一系列铁路、高速公路、内河高等级航道、大能力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先后建成投产,目前以沿海港口为龙头、高铁等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运、航空和其他基础设施相配套的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基本形成,广西从交通末梢发展成为大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国对接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大大改善了广西的投资环境,为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铁路:铁路建设全面加速。广西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5206 公里,铁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4 倍。高铁动车运营总里程达到 1792 公里,占全区铁路营业总里程的34%;动车覆盖除河池、崇左市以外的 12个设区市。建成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等 5 个项目,新开工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等项目。建成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等支专线铁路,畅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
公路:公路网布局更加完善。广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16 万公里,“十三五”时期新增 1.36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6803 公里,新建成高速公路2515 公里,县县通高速公路比例达到 96%,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基本建成。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等级比例达到 72%,乡乡通三级及以上等级比例达到 83%。
水运:水运建设稳步推进。广西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达到4 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超过 638 万标箱,其中广西北部湾港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77 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 425 万标箱。广西北部湾港大型化、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达到 98 个,比“十二五”期末新增 19 个。内河通航里程达到5873 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 1532 公里,比“十二五”期末新增707 公里。
航空:民航建设再上新台阶。广西机场旅客保障能力达到3820 万人次/年,新建成桂林机场 T2 航站楼、梧州机场、玉林机场,填补桂东南地区民用机场的空白,新建成2 个 A1 类通用机场,12 个设区市实现 1 小时内到达机场。
现已形成三条大通道:一条是以防城港、钦州、北海三个出海口为龙头的出海大通道;一条是经由梧州方向直下珠江三角洲,通往粤港澳的东向黄金大通道;一条是以凭祥为代表的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西向出边大通道。
2、交通运输状况
客货运输结构逐步调优。2020 年广西完成客运量 3.7 亿人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十二五”期末下降 27.9%,铁路、民航客运量分担率较“十二五”期末分别提高54.3%、33.1%;完成货运量 18.7 亿吨,较“十二五”期末提高 25.2%。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铁路运输服务能力增强,2020 年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7837.7 万人次、9268.6 万吨,分别较“十二五”期末提高 11.2%、60.38%。2020 年公路客运比例降低,较“十二五”期末下降 35.5%;公路货运量为14.5 亿吨,较“十二五”期末提高 21.9%。
水路客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2020 年水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338.6 万人次、3.3 亿吨,分别较“十二五”期末下降 36.4%、提高32.8%;世界单向通过能力最大的内河单级船闸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闸船舶货运量达到1.5 亿吨,较“十二五”期末提高 136.2%;西江流域“一干三通道”12 个梯级 18 座船闸实现联合调度。
广西北部湾港海运网络覆盖全球,港区集装箱航线达 52 条。民航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广西民航飞行客运航线 406 条、全货机航线 3 条,通航国内外136 个城市,南宁机场航班正常率保持在 89%以上。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人民群众出行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但与广西加快建设交通强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区域通道难以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新要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通道瓶颈突出,缺乏高标准客运通道和便捷货运通道。规划建设的 15 条高速公路通道仅建成 7 条,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铁路通道存在“断头路”,北上铁路通道质量不高,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综合立体交通网品质和覆盖度亟待提升。广西铁路复线率、电气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路网密度排全国第 25 位、西部地区第 7 位,处于中下游水平;广西北部湾港缺乏大吨级泊位、深水航道,江海联运的水运体系尚未形成;内河枢纽过船设施通过能力不足,阻航碍航现象仍然存在,桂江通航不畅,绣江、贺江等支线航道仍处于断航状态;广西机场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是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铁路货运量占比为4.9%,水路货运量占比为 17.5%,公路货运量占比为 77.5%,公路货运比例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运输结构亟待优化。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质和货物多式联运水平有待提高,交通运输枢纽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跨境运输通关便利化程度有待提升;交通运输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其他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
四是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亟待提升。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难度和用地保障压力不断加大;交通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亟待探索新模式;智慧安全绿色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