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青年创业创新推动小农市场化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1-16

1、乡村青年创业与小农市场化

青年在市场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青年在推动农业价值链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的关键作用在于创新创业。小农市场化对乡村发展和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从创业意愿上来看,农村青年通过返乡创业一方面实现其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通过科技的赋能提升发展水平,带动农村产业振兴。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将自己在城市社会中积累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营理念投入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中,结合乡村基础设施的发展,革新农业产业经营方式,借助互联网打造本地化品牌,得到市场认可,推动了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收入。

在创业路径选择上,青年以“科研”“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将是农业发展“新常态”。通过将农业与科研相结合,返乡创业青年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本地产品,培育本土品牌,带动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转型在科技引领下,以产业带动高效发展。

从农村青年的文化教育水平来看,中国农村年轻人流动性较大,乡村发展尚需更多懂生产、懂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农村专业化人才,用科技赋能农业和乡村发展,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来弥补农村劳动力的不足,是乡村振兴中赋能青年的工作重点。在技能培训方面,“以需求定培训、以培训促劳务、以技能促就业”已经广泛开展,针对农村青年的培训,以脱贫劳动力、边缘户、脱贫监测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等重点群体,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实用职业技能培训,激发内生动力,帮助更多农村青年和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

在创业政策关注度方面,新一代的农村青年从创业计划上来看, 从创业安排和创业长远规划等出发来考量创业计划是否明确,市场的发展潜力等问题。通过创业贷款,创业项目和市场信息,组织创业培训,税收优惠,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

2、新农人带动新青年创业

人才是“第一资源”,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许多以青年“新农人”为主要切入点的项目应运而生,支持和推动更多有能力的青年人才通过创业助力科技兴农。

(1)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是随着中国的时代发展和实践探索产生的。中国政府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与产业数字化和技术创新一起涌现的新型农业职业包括: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农机服务经纪人、无人机驾驶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农民主播;以及与绿色发展相关的新型农业职业如:农业经理人、农作物植保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沼气工

新型职业农民除了传统农民的身份之外,还需具有以下特点:

• 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

•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后继有人;

•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

2017年1月,中国农村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全 国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培 育 发 展 规 划》, 明 确 了“十三五”期间(2016-2020),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具体措施。其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为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目的在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有别于传统概念的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

• 从经济视角上,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 从社会和人文视角上,尊重个体选择,激发农民创业积极性和创造性。

(2)“头雁”项目

人才兴,则乡村兴。青年通过现代科技为农业生产增加新动力,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打造懂技术、善经营、能致富的“新农人”队伍。科技赋能乡村发展,这些在乡村中努力耕耘和奉献的创业新青年已经成为乡村振兴领飞的“头雁”。2022 年“头雁”项目启动后,各省、市积极响应,在各地开展“头雁”项目,支持乡村振兴。

陕西省政府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遴选了由知名专家教授、专业导师、产业导师、政策讲师等组成的一流师资队伍 500 余人,由该校承担生猪产业、苹果产业、肉羊肉牛产业、猕猴桃产业、乳制品产业、家禽产业、葡萄产业等的培育任务,2022-2023年度总计培训“头雁”289人;河北省在 2022-2023 年度已经完成了 700 名“头雁”的培养,2023 年河北省“头雁”计划培育人数增加到了 1000 人。2023 年,山东省“头雁”项目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 3 所高校开展,主要围绕粮食、蔬菜、果品、畜牧、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 6 个产业专题,共计划培育“头雁”1000 名。

(3)青年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返乡创业、振兴乡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过在市场打拼的经历,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了解市场需求,善于培育高效优质农产品,延长产业链、价值链。

同时,这些返乡创业年轻人善学习、肯钻研,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发展的机遇,带动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这片热土。可以说,年轻人返乡创业,拓展了乡村产业,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农村汇聚。

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尤为重要。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脱贫地区的产业帮扶,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而产业兴旺还需要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供给、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等,持续发挥科技的推动作用,让科技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持。

支持青年创业,可以进一步推动科技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助力作用,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青年创业项目不仅是单纯运用某项农业或新技术,而是从合作模式创新方面搭建起更有利于规模化推广的创业项目,为乡村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潜力。

3、中国青年创业创新助力小农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

好政策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对于发展中国家,借鉴中国乡村振兴推动青年发展的历程,可以重点考量以下:

一是面向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青年人才,探索适合青年创业发展需要的项目,鼓励青年通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发展特色产业、自主创业,让青年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二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对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等“新农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三是鼓励青年返乡从事益贫创业,制订创业优惠政策。打造内生本土和创业、益贫致富带头人。

四是公共部门提供创业就业咨询和综合服务,改造就业理念、技能、方法等,建设交流平台,提升创业水平和能力。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来源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思瀚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