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光伏产业今年有望迎来拐点,光伏导电浆料头部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2-01

今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2024 年,光伏组件招投标市场不断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案例,其中标价低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光伏产业链价格处于历史最低位的背景下,由于光伏行业的供需失衡,企业为消化库存正处于极限经营、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处于普遍亏损的阶段。2024 年年底以来,光伏组件价格已逐步形成底部止跌回稳态势。

根据 CPIA 于 2024 年 12 月公布的测算,一体化企业N 型M10 双玻光伏组件,在各环节不计折旧,硅料、硅片、电池片环节不含增值税的情况下,最终组件含税成本(含最低必要费用)为 0.692 元/W。其中,电池成本占比最大,约39%。玻璃、胶膜、边框、接线盒等其他非硅成本占比合计约 49%,即 0.34 元/W 左右。CPIA 对上述组件成本的测算并未将折旧纳入,因此 0.692 元/W 的组件生产成本实际上仍低于真实生产成本,更低于包含三费的全成本。

产品销售价格需要高于全成本,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经营。根据CPIA,即便当前部分企业单纯组件制造和销售尚有微薄的毛利,也是建立在光伏辅材亏损的基础上,以低于成本中标后可能会出现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行为。

2022 年 11 月,182 PERC 光伏组件价格一度达 2 元/W,182 PERC 电池片价格约1.35元/W,即电池成本占比约 68%,非硅成本约 0.65 元/W。当前主流光伏组件的非硅成本已降至 0.34 元/W,但光伏组件非硅原材料的成本较为刚性,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显著的降本成效。光伏导电浆料企业的客户主要为光伏电池厂商,光伏电池行业集中度较高,对原材料采购的谈判力度较强,其对原料采购成本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会对光伏导电浆料产品的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并削弱光伏导电浆料企业的盈利能力。

2024 年 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当前光伏行业存在供需失衡和“内卷式”竞争的情况,中央会议的部署有助于引导行业企业强化技术创新,退出落后产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优势。2024 年 10 月 18 日,为了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光伏组件产品能稳定运行 20-25 年,光伏行业协会发文称,“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光伏行业协会的明确表态有助于引导行业重回自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有利于引导行业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招标方及供应商以高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招标和投标,将有助于促进光伏组件价格止跌回稳,有利于保障光伏组件产品的质量,未来光伏电池及辅材的价格有望逐步回升,光伏电池导电浆料供应商的盈利能力也有望逐步改善。

2、光伏导电浆料头部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由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门类繁多且更迭较快,不同生产商所选用的技术路径、生产工艺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所适配光伏电池导电浆料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光伏电池导电浆料属于配方型产品,配方上任何参数的调整都可能会影响与电池片厂商生产工艺的适配性及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

针对产品配方的研究开发、迭代改良、客户适配,是光伏电池导电浆料厂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光伏电池厂商一般会对光伏电池导电浆料生产企业进行多维度、长周期的考量、认证。因此,光伏电池导电浆料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

行业现有的光伏电池导电浆料头部企业凭借性能优异、品质稳定的产品和响应及时的服务,在业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光伏电池导电浆料行业头部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明确且相对集中,并与各大光伏组件头部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光伏电池导电浆料行业头部企业作为深耕光伏细分领域多年的主要企业,经过长期参与知名客户的产品需求设计、生产,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经验,并持续重视技术研发投入,保持了较强的产品技术和质量优势,且具备较好的品牌声誉。光伏银浆行业主要公司主要包括聚和材料、帝科股份、苏州固锝(子公司苏州晶银)、江苏索特、贺利氏、硕禾电子等。

聚和材料: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顺应光伏技术的发展趋势,持续进行研发探索。依靠长期自主研发,公司已经掌握了多项与正面银浆配方及工艺相关的核心技术,并顺利完成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公司2021 年度正面银浆产品出货量超过 900 吨,成为正面银浆行业销量第一的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 37%。

帝科股份:中国无锡帝科股份前身帝科有限成立于 2010 年 7 月,主营业务为新型电子浆料等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产品是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并已积极研发和推广太阳能叠瓦组件导电胶、半导体及显示照明领域的封装和装联材料等多类别产品。帝科股份于2020 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2021 年度,该公司在正面银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三。

苏州晶银:中国苏州苏州晶银于 2011 年 8 月 10 日成立,为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主要从事导电性浆料的研发与生产。2021 年度,该公司在正面银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五。

江苏索特:中国泰州江苏索特成立于 2020 年 11 月,系为收购美国杜邦 Solamet 光伏银浆业务相关的股权、资产、人员及其他相关安排而设立的主体,于 2021 年 7 月完成了对美国杜邦Solamet 光伏银浆业务的收购。2021 年度,江苏索特在正面银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六。

贺利氏:德国贺利氏总部位于德国哈瑙市,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家族投资企业,业务涉及环境、电子、医疗、建筑等行业。贺利氏下设光伏事业部,致力于太阳能电池导电银浆四十余载。目前,贺利氏产品包括了单晶 P 型银浆、多晶 P 型银浆、TOPCon 银浆和 HJT 银浆。2021 年度,该公司在正面银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二。

硕禾电子:中国台湾硕禾电子原属于国硕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太阳能材料化学事业部,2006 年起开始研发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各项导电浆料(正面银浆、背面银浆、背面铝浆)。2021 年度,该公司在正面银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四。

2022 年以来,光伏电池技术快速从 P 型 PERC 电池往N 型TOPCon 和HJT 电池技术升级,特别是 TOPCon 电池技术进入了产业化爆发期。TOPCon、HJT 等N 型高效电池技术需双面使用导电银浆且存在差异化需求,因此,N 型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显著推动导电银浆用量的上升。除了单位银浆耗量的提升,更高技术难度的TOPCon 电池银浆和HJT电池低温银浆同样带来单位银浆加工费的提升。

根据 CPIA 数据,2023 年,全球市场光伏导电银浆总消耗量为5822 吨,同比增长75.3%。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 预测,2024 年 TOPCon 电池市占率有望达到约65%,将进一步有效支撑导电银浆市场的增长。2023 年,聚和材料光伏导电银浆销量为2002.96吨,公司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 34.4%,排名全行业第一位,帝科股份光伏导电银浆销量为 1713.62 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 29.4%,两者全球市场占有率合计约64%,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两家光伏导电银浆企业。

考虑到公司财务数据的可得性,以下选择 A 股上市公司聚和材料、帝科股份、苏州固锝三家企业进行比较。2020-2023 年,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和苏州固锝的营收规模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聚和材料的营收从 2020 年的 25.0 亿元增至2023 年的102.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60.2%;帝科股份的营收从 2020 年的15.8 亿元增至2023年的96.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82.4%;苏州固锝的营收从2020 年的18.0 亿元增至2023年的 68.21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74.3%。

2024 年前三季度,光伏银浆市场需求旺盛,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技术沉淀,基于新技术的产品加速放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显著,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和苏州固锝分别实现营收 98.3 亿元、115.1 亿元和 43.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8%、88.8%和55.6%。其中,帝科股份的营收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随着 N 型 TOPCon 电池的快速产业化,公司凭借 TOPCon 技术和产品性能的持续领先性,实现了应用于TOPCon 电池的全套导电银浆产品出货量的快速增加,带动公司销售收入较快增长。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0-2023 年,聚和材料的归母净利润从1.2 亿元增至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52.7%;帝科股份的归母净利润从 0.8 亿元增至3.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67.5%;苏州固锝的归母净利润从 0.9 亿元增至1.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9.3%。2024 年前三季度,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和苏州固锝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2.9 亿元和 0.8 亿元,分别同比变动-4.5%、+0.1%和-51.2%,主要系光伏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影响加工费不断下降所致。

2019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和苏州固锝的销售毛利率均呈下降趋势。2024 年前三季度,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和苏州固锝的销售净利率均处于近几年的相对低位。光伏银浆企业的客户主要为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由于太阳能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导致光伏银浆企业下游客户议价能力增强,在光伏产业链价格下滑及光伏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的背景下,下游客户竞争态势加剧,压缩了其对光伏银浆供应商的采购价格,使得光伏银浆产品利润空间缩小,对光伏银浆企业的经营业绩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公司产品的销量、售价及毛利率水平下降。

2019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聚和材料和帝科股份的期间费用率(不含研发)相对较低,聚和材料的期间费用率(不含研发)维持在 4%以下,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和苏州固锝的研发支出均持续提高。其中,2024 年前三季度,聚和材料研发支出达6.3亿元,同比增长 42.6%,研发支出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 6.4%,同比提高0.4 个百分点,体现公司重视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随着全球能源改革不断深化,光伏电池产量将保持快速增长,结合N 型电池技术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长期来看,未来光伏电池导电银浆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国内头部光伏银浆企业积极配合客户导入金属化新技术,通过提供能降本提效的导电浆料产品缓解客户成本压力,并获取加工费溢价红利,同时前瞻性布局新型高效N型组件用功能材料,对冲其对单位银浆耗量下滑的影响。具备一体化生产能力和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