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隆众资讯统计,2023 年全球三羟甲基丙烷产能约为 41.0 万吨,其中国内产能约为 28.0 万吨,境外产能约为 13.0 万吨;未来随着国内新装置的继续投产,预计中国三羟甲基丙烷产能全球占比仍将不断提升。
2020-2023 年,我国三羟甲基丙烷产量分别约为 9.93 万吨、10.93 万吨、11.97万吨、11.75 万吨,基本保持平稳;有效产能分别约为 13.5 万吨、16.0 万吨、29.0万吨、28.0 万吨,行业整体开工率分别约为 80%、79%、57%、42%,呈下降趋势。2021 年以来,下游消费市场需求增长整体较缓,部分厂商因旧产能搬迁、检修等存在阶段性停产的情况,三羟甲基丙烷产量总体增速较慢;而国内三羟甲基丙烷产能增速较快,行业整体开工率下降明显。
三羟甲基丙烷主要下游产品为 UV 单体、固化剂、钛白粉等,分别约占其消费总量的 60%、20%、13%。UV 单体是指在紫外线(UV)光照射下能够发生聚合反应的低分子量化合物。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高效生产需求的提升,UV 单体作为光固化技术中的关键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涂料、油墨、粘合剂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涂料行业,UV 单体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家具等领域,提供快速固化、环保的涂料解决方案。在油墨行业,随着数字化印刷技术的普及,对快速硬化的UV 固化油墨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UV 单体还在粘合剂、电子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路亿市场策略研究报告,2023 年全球 UV 单体市场规模大约为35.33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55.07亿美元,预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6%。
未来,随着多元醇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标准的不断提升,相关企业对高档树脂和涂料的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作为原材料的三羟甲基丙烷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但目前整个市场供大于求,预计未来三羟甲基丙烷行业仍将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头部企业或将利用其自身成本优势不断增加竞争力,从而加剧行业的优胜劣汰。
根据隆众资讯统计,2023 年全球三羟甲基丙烷产能约为 41.0 万吨。其中,境外产能约为 13.0 万吨,主要生产商为柏斯托和朗盛化学,产能分别约为 8.0 万吨和 5.0 万吨;国内产能约为 28.0 万吨,前五大生产商为百川股份、江西高信前沿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柏斯托化工有限公司、湖北宜化和赤峰瑞阳,产量合计为10.3 万吨,约占国内产量的 87.8%,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综上,国内多元醇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但由于产能、产量相对较高,行业竞争较为充分、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公司是行业内的主要生产商。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