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投资计划和实际投资情况
2024 年 4 月,公司公告拟使用投资建设“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项目预计投资总额 123,000.00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80,000.00 万元。项目计划在江苏、宁夏、重庆等地区投资建设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储能系统通过升压变接入电网,通过参与当地电能量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等获取收益。
项目实施主体为协鑫能科及其在各省市注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项目中使用投资的储能电站预计 2024 年底前建成并网,分批次进行建设。2024年 11 月,经调整,项目预计完成时间延期至 2025 年底。
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公司在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重庆等城市负荷中心投运 12 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总规模达 0.7GW/1.4GWh。纳入募投项目“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的四个子项目实施进展,
2、项目调整的原因和具体情况
根据公司储能业务最新战略规划,公司储能业务制定了明确清晰的开发策略,结合各省份储能政策、市场环境等情况,重点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区域开发新型储能项目。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经谨慎研究和分析论证,本次拟将募投项目“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调整为“新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内容由投建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调整为投建新型电网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项目投资建设规划、投资总金额和拟使用资金金额等相应调整。
本次调整后,“新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预计投资总额 100,000.00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69,005.07 万元(不包含调整前“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金额)。项目计划在江苏、浙江、广东等重点地区投建新型电网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项目实施主体为协鑫能科及其在各省市注册设立
的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项目中使用募集资金投资的储能电站预计 2025 年底前建成并网,分批次进行建设。
3、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
①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风、光发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增长,对新能源电力消纳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储能能够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支撑分布式电力及微网,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为缓解新能源对电网的冲击,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发展良机。
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是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张的必然要求,与常规电源相比,新能源发电单机容量小、数量多、布点分散,且具有显著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特征。随着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系统调节能力不足问题逐渐凸显,电力电量平衡、安全稳定控制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前提下,接受、消纳占比迅速提高的风光发电电量,亟需大力发展各类储能以弥补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缺口。新型储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等特点,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更好,优势逐渐凸显,加快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势在必行。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型储能项目,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电力系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符合行业发展态势,实现公司战略转型
当前,新能源领域蓬勃发展,正是公司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从综合技术要求和投资需求来看,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商业模式可借鉴,并契合公司基因,正是公司转型发展的有效契机。储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为深入贯彻能源新战略,公司必须抢抓储能市场机遇,率先承担转型重任。
③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新型储能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层面,2022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2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2023 年 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
2024 年 3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4 年 4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地方层面,2023年 7 月,江苏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4 年 2 月,江苏省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并网顶峰工作的通知》;2022 年 5 月,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印发《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4 年 2 月,浙江省能源局印发《浙江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23 年 3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 年 6 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能源局印发《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综上,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发展,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④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人才储备优势
公司依托多年来在新能源、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的积淀,正在加大对储能业务的拓展,积极推进更多储能电站业务的落地。公司作为新能源领域领军企业,积累了大量企业资源和能源服务能力,已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新能源业务团队,团队核心成员具有多年电力系统从业经历,具备丰富的新能源电站项目经验,可提供从开发、建设到并网运营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另外,公司与地方经研院、设计院有着良好合作关系,可从项目预可研、可研、电力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环节充分考虑电站运营的合理性、先进性、技术性与安全性,在设计前端为项目的长期运营打好坚实基础。
综上,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管理保障。
(4)项目涉及报批事项
公司将根据单个储能电站建设计划及时办理储能备案、电力接入批复、土地和并网等手续。
(5)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单个储能电站预计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不低于 6.5%,项目总体经济效益良好,能够为公司带来持续的现金流入。
(6)项目实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本项目易受国家及行业政策导向、相关技术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投资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政策、法规、市场等方面的变化导致实施计划延缓、投资计划变更及收益不达预期等风险。
公司将时刻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跟踪市场需求,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及时调整开发策略、运营策略等手段降低投资和经营风险。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