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增长 13.4%;软件业利润总额 14,591 亿元,同比增长 13.6%。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81,226 亿元,同比增长 14.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 1.30%。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细分行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正在不断发展中。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财富大幅增长,投资者对金融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容量不断上升,行业具有了一定规模,形成了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到信息智能加工整合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整体环境和金融证券市场两方面。在互联网领域,影响因素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技术革新、产业政策及互联网用户数量、用户支付习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等;在金融证券市场方面,影响因素主要有投资者数量、市场监管环境、证券市场趋势和交投活跃程度等。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金融信息服务行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信息服务的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为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务院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到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指出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
2023 年年初,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券商下发了《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为“《三年提升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 33 项重点工作,券商可在 2023 年底前制定全方位的网络和信息科技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实施策略和具体路径,并每年进行动态修订和持续完善。
《三年提升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券商未来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净利润的 8%或平均营业收入的 6%,有条件的券商积极推进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开展核心系统技术架构的转型升级工作。《三年提升计划》聚焦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能力领域普遍存在的基础性和深层次问题,从科技治理能力、科技投入机制、信息系统架构规划设计、研发测试效能与质量、系统运行保障能力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等六个方面明确提出提升方向和要求。
近年来,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新《证券法》实施、再融资规则修改、全面注册制落地等,标志着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法治环境持续改善,整个证券市场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运行轨道上,资本市场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金融信息服务行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
2、巨大的投资者基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统计月报,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投资者总数已达22,141.58 万。移动互联网用户和投资者的稳定增长,有效保障了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成长空间,有利于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持续发展。
3、技术革新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迅速推动全球经济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产品服务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深度学习引发的科技革命将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技术革新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通过掌握前沿科技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3 年 12 月 11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加快产业化发展,为公司在证券信息服务智能化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宏观环境。
4、行业监管加强,力促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从政策层面引导行业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2020年 3 月起新《证券法》正式实施,逐步全面推行注册制,提高证券市场违法成本,加强投资者保护,为打造更为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的资本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监管部门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制度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等多项措施加强金融信息服务业的管理。短期来看,强有力监管可能给行业业务创新带来一定规范制约;从长远来看,监管力度的加强将规范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使真正具有创新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5、综合性金融信息服务已逐步成为发展趋势
国家继续大力支持金融行业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内地投资者对海外证券市场的金融信息需求增加,综合性金融信息服务已逐步成为发展趋势。随着证券行业的创新发展,除股票、基金外,证券信息服务还包括债券、外汇、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证券信息服务的业务种类日益丰富。
随着居民投资理财需求的升级,普通投资者对中高端金融信息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金融信息服务产品将会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品种多、更迭快等特点。因此在新产品开发、技术储备、市场渠道、售后服务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的综合性金融信息服务商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金融机构和传统媒体加快布局,纷纷加大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线上服务等方面的投入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引导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业内企业须加强对业务监管规则的学习、理解和执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以便更好地为金融机构和广大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日趋迅速,行业规模扩大,各类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行业内各企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头部企业优势比较明显,无论是市场份额、业务产品线、还是财务状况都比较强,在各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大,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具有一定发展优势。新型公司发展较快,其产品很有特色和针对性,客户结构比较年轻,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金融机构和传统媒体加快布局,纷纷加大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线上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多家金融机构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在为自身业务服务的同时,也开始对外提供服务,传统媒体也逐步加快这方面的业务布局。这些机构将对行业竞争格局带来冲击,业内企业须发挥已有优势,不断创新,引领行业不断向前。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