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装置,也称为电动车充电站或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它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的加油机,但提供的是电能而非燃油。充电桩通常安装于公共建筑、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其电力输入端与交流电网连接,输出端则装有充电插头,以满足不同型号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①车桩比进一步下降
车桩比是衡量充电桩建设程度的关键指标。2015 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中提出了到 2020 年我国车桩比达到 1:1 的战略目标。截至 2024 年 6 月末,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 2,472.00 万辆,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合计保有量为 1,024.33 万台,车桩比从 2017 年末的 3.43:1 下降至 2024 年 6 月末的 2.41:1,呈下降趋势,但距离政策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为实现既定车桩比目标,且考虑到中长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充电桩保有量也将快速增长,可以预见以充电模块为核心器件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增长潜力巨大。
②2021 年以来私人充电桩增速较快,公私桩保有量占比有所下降
从 2018 年末至 2024 年 6 月末,中国大陆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从 299,752 台增加至 3,121,811 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从 476,869 台增加至 7,121,537 台,在数量上均大幅增加。从比例上看,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的占比结构从 2018 年末的 4:6 左右先上升至 2020 年末的 5:5 左右,后下降到 2024 年 6 月末的 3:7左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目前来看,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数量均呈较快增长趋势,私人充电桩增速较快。
③直流充电桩占比上升
直流充电桩是目前充电模块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直流充电桩桩体体积和占用面积较大,目前多数应用于集中运营的充电站中,即主要应用于公共充电领域。纵观 2018 年末至 2024 年 6 月末中国大陆公共充电桩中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比例变化,公共直流充电桩桩占比从 2018 年末的 36.62%上升至 2024年 6 月末的 44.59%,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直流充电桩与交流充电桩相比功率较大,充电速度更快,但建设成本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对电网供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数量相对较少。
但随着用户对快速充电需求的增加,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将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计未来直流充电桩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充电模块作为直流充电桩的核心部件,未来也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④充电站运营市场集中度较高,但呈降低趋势
从运营端来看,充电桩运营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导致了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截至 2024 年 6 月末,在中国大陆充电站运营商中,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 2 万台的共有 16 家,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云快充分别运营 59.52 万台、55.43 万台和 52.65 万台,处于前三的市场地位。整体上看,截至 2024 年 6 月末,前十大运营商运营充电桩数量占总量的 81.21%。
由于充电站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回本周期长,其行业特性决定了企业需要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互联网思维和服务意识,具有较高的行业门槛,因此目前行业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虽然目前中国大陆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仍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但随着行业政策出台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市场各参与主体对建设和布局充电基础设施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集中度呈下降趋势。2021 年 6 月底、2024年6月底,前三大、前五大、前十大运营商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比分别从66.90%、79.13%和 90.29%下降至 53.69%、65.38%和 81.21%。
⑤乡村振兴政策推动充电桩下乡
目前,我国城乡充电桩分布不均,乡村市场充电桩缺口巨大。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 版)》,我国县乡村地区充电桩规模约 18 万台,占全社会公共充电桩总量的 9%,且主要集中在县城,广大乡村地区还未实现充电服务网络覆盖。农村地区充电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加速下沉的整体形势难以匹配,需加速开展乡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
为此,国家各级政府不断发布政策,加快建设农村充电基础设施。2023 年 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表示,“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2023 年 8 月,商务部等 9 部门办公厅(室)发布的《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表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和家具家装下乡,加快农村充换电设施建设”;2024 年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表示,“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
2024年 4 月,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表示,“2024—2026 年,按照‘规划先行、场景牵引、科学有序、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
第一章 充电桩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充电桩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充电桩的概念及作用
二、充电桩的种类及介绍
三、充电桩通信方式
第二节 汽车充放电主要模式
一、充电桩模式
二、充电站模式
三、换电站模式
第三节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周期
一、成长速度
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行业周期
第二章 充电桩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 充电桩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国内外充电桩行业标准研究
二、充电桩被列入新基建国家战略
三、“双碳”目标愿景下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四、国家政策层面不断大力支持充电桩建设
五、充电桩行业最新政策专家权威解读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解读
2、《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解读
3、各省“十四五”规划相继提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补贴标准
六、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第三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充电桩产业社会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三、充电桩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一、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分析
二、充电桩技术专利数量分析
三、充电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四、数字技术在充电桩行业中的应用
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充电桩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全球充电桩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一、全球充电桩行业的发展特点
二、全球充电桩市场结构
三、全球充电桩行业发展分析
四、全球充电桩行业竞争格局
五、全球充电桩市场区域分布
第二节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充电桩市场分析
一、欧洲充电桩市场分析
二、美国充电桩市场分析
三、日本充电桩市场分析
第三节 国外充电桩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一、技术借鉴
二、运营模式借鉴
三、基础设施布局借鉴
第四章 中国充电桩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二、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新能源汽车仍存在“充电慢”的核心痛点
四、高压快充已成为充电难题的重要解决方案
五、中国充电桩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第二节 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充电桩行业投资现状
二、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三、充电桩建设现状分析
四、充电桩市场结构分析
第三节 中国充电桩行业企业发展分析
一、企业数量及增长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结构分析
三、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分析
第四节 中国充电桩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充电桩市场定价机制组成
二、充电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三、2022-2024年充电价格走势分析
四、2025-2030年充电桩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 2025-2030年中国充电桩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第一节 充电桩行业生产分析
一、产品进口、自有比例
二、国内产品生产基地分布
三、产品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四、产品产能情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充电桩市场供需分析
一、中国充电桩行业供给情况
二、中国充电桩行业需求情况
第三节 充电桩应用市场及需求预测
一、充电桩市场总体需求规模分析
二、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需求量预测
三、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需求功能预测
第六章 充电桩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第一节 国外充电桩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一、joint venture模式
二、ott模式
三、o2o模式
第二节 中国充电桩运营模式分析
一、"充电桩+商品零售+服务消费"模式
二、"充电app+云服务+远程智能管理"模式
三、"整车厂商+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用户"模式
第三节 中国充电桩商业模式创新方向
一、众筹模式
二、"电桩"模式
三、ppp模式
四、特锐德模式
五、华贸中心模式
第四节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模式分析
一、政府主导模式
二、电网企业主导模式
三、汽车厂商主导模式
第五节 中国充电桩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一、政府补贴
二、收取充电电费和服务费
三、车位经营
四、桩体广告
五、交通工具租赁
六、批发售电
七、配套餐饮娱乐设施
八、汽车工业大数据
第七章 充电桩行业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充电桩行业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结构分析
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三、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
四、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第二节 充电桩行业上游产业发展分析
一、上游产业主要涉及范围
二、上游产业发展概况
三、上游产业发展趋势
四、上游产业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充电桩行业下游产业发展分析
一、下游产业主要分布
二、下游产业发展概况
三、下游产业发展趋势
四、下游产业对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一、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
三、中国充电桩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
四、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八章 中国充电桩细分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中国充电桩行业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一、充电桩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二、充电桩行业细分结构特征分析
三、充电桩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四、充电桩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趋势
第二节 交流充电桩市场分析
一、交流充电桩技术发展进程
二、交流充电桩市场规模分析
三、交流充电桩市场结构分析
四、交流充电桩市场竞争格局
五、交流充电桩市场趋势预测
第三节 直流充电桩市场分析
一、直流充电桩技术发展进程
二、直流充电桩市场规模分析
三、直流充电桩市场结构分析
四、直流充电桩市场竞争格局
五、直流充电桩市场趋势预测
第九章 充电桩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私人充电桩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一、私人充电桩区域分布特征
二、私人充电桩区域建设情况
三、私人充电桩区域数量变化
第二节 公用充电桩区域市场分布分析
一、广东省
二、上海市
三、北京市
四、江苏省
五、浙江省
六、山东省
七、湖北省
八、安徽省
九、河南省
十、其他省市
第十章 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竞争形势分析
第一节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一、充电桩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二、充电桩行业swot分析
第二节 充电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产品竞争格局
二、企业竞争格局
三、品牌竞争格局
第三节 充电桩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四节 中国充电桩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充电桩行业竞争力剖析
二、中国充电桩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三、国内充电桩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第五节 充电桩行业并购重组分析
一、行业并购重组现状及其重要影响
二、企业升级途径及并购重组风险分析
三、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趋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第一节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二节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三节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四节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五节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六节 万帮星星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七节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八节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九节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十节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十一节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十二节 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十三节 上海依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十四节 江苏云快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十五节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业务领域
三、企业经营情况
四、企业财务状况
五、企业产品结构
六、企业市场份额
七、企业竞争优势
八、企业发展动态
第十二章 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25-2030年充电桩市场发展前景
一、2025-2030年充电桩市场发展潜力
二、2025-2030年充电桩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三、2025-2030年充电桩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 2025-2030年充电桩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发展趋势
二、2025-2030年充电桩市场规模预测
三、2025-2030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2025-203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5-2030年中国充电桩企业数量预测
二、2025-203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建设规模预测
三、2025-2030年中国充电桩市场投资规模预测
四、2025-203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需求规模预测
五、2025-203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十三章 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投资价值与风险防范分析
第一节 充电桩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一、充电桩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二、充电桩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三、充电桩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第二节 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第三节 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充电桩行业投资机遇
第四节 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五节 中国充电桩行业投资建议
一、充电桩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二、充电桩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三、中国充电桩企业融资分析
第十四章 充电桩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经营策略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充电技术方面受到严重限制
二、有关汽车充电设施的数量不够
三、商业模式成熟度不足
第二节 对中国充电桩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充电桩品牌的重要性
二、充电桩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充电桩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中国充电桩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充电桩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充电桩经营策略分析
一、充电桩市场细分策略
二、充电桩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充电桩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充电桩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24年中国充电桩企业投资战略
二、2025-2030年充电桩行业投资战略
三、2025-2030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充电桩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充电桩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三节 思瀚充电桩行业发展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车载充电机
图表:充电桩行业相关标准
图表:2022-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图表:2022-2024年全国人口数及自然增长率
图表:日本关于充电设施基础网络服务
图表:2022-2024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图表:国内充电服务费政策统计
图表:机构目标层次
图表:组织机构设置
图表:充电桩产业链结构
图表:充电类型和用途/应用场景
图表:主要充电设备参数
图表:中国充电桩行业各类型公共充电设施细分(单位:万台)
图表:2022-2024年交流充电桩市场规模
图表:交流充电桩市场结构
图表:交流充电桩主要生产企业
图表:直流充电桩主回路电气原理图
图表:光充储一体化系统
图表:2022-2024年直流充电桩市场规模
图表:直流充电桩市场结构
图表:直流充电桩主要生产企业
图表:中国各省市私人充电桩市场份额占比(单位:%)
图表:中国充电桩行业集中度
图表:充电桩龙头企业竞争优势
图表: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布局
图表: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领域
图表:2025-203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图表:充电站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图表:2025-2030年中国充电桩相关企业数量预测(单位:家)
图表:私人领域充电桩企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