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半导体芯片的背面工艺相对简单,由于加工设备的精度低、晶圆片减薄后容易翘曲以及生产操作难度大等原因,碎片率是背道工艺中的难点。同时,IGBT的发展也需要随着背面工艺发展来不断提升器件性能,因此,近十年来,基于背道工艺加工的相关设备性能、工艺技术、创新结构不断涌现与提升,带来功率器件朝向高性能先进功率器件领域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就是晶圆片减薄后的厚度不断降低,目前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达到50~40μm,在保证流通碎片率较低的情况下来实现器件的高性能。
国际主流功率器件公司Infineon、Toshiba、Mitsubishi、ROHM、ST、AOS等均在先进功率器件上采用超薄芯片背道工艺。国内的相关技术领域研发与进展程度与国际相较还有一定差距,近年来,华虹NEC、华润微电子、杭州士兰微、吉林华微等主要功率器件制造产线,也在不断升级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背道工艺技术与能力。
随着SiC、GaN-SiC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其背面工艺的进一步提升也提上议程,包括SiC超薄片背面的加工工艺、GaN-SiC背面的器件结构与TSV工艺需求等,将是决定相关器件性能的关键技术工艺。
先进功率器件主要面向当前迅速发展的新能源领域(功率转换及储能等)、电动汽车、移动智能终端及物联网等领域。
以下为薄片/超薄片背道工艺在部分功率器件上的应用和价值体现:
1)对于常规功率器件硅基平面高压(600~1200V)MOSFET的背面工艺后薄片一般在220μm左右,如果能够进一步做到160μm厚度,价格将提升10 %以上,用于工业领域的提升20%以上,薄片的产品应用领域也会更为广阔;
2)对于IGBT产品则必须做到薄片/超薄片工艺,其中: NPT型IGBT,常规薄片工艺即可(可以不用Taiko);对于FS结构IGBT,必须采用超薄片工艺来实现;
3)对于SiC器件,必须保证减薄到200μm以下,最好能够到100μm,则其价值可增加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