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面向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控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2-09-19

国家政策鼓励新型智慧城市快速发展,推动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

城市生命线以数字赋能于城市安全运行系统中,从地下管网安全智能监 测,到城市建构筑物的精细化感知,奠定了安全发展型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安全方面的基础能力。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国 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这不仅推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 慧城市演进,更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1 年 11 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经验 做法,切实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工程的通知》(安委办〔2021〕6 号)中确 定了南京在内的 18 个城市作为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建设试 点,要求于 2022 年启动对燃气、供水、排水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预警系统 的建设。

2022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在 2021 年 到 2025 年加快推进城市电力、燃气、供水、排水管网和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及地 质灾害隐患点、重大危险源的城乡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安全 风险监测预警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行业领域 监测系统,汇聚物联网感知数据、业务数据以及视频监控数据,实现城乡安全 风险监测预警“一网统管”。

以 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场景快速涌现,城市 生命线项目是卡位技术风口的关键布局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以数 据为核心生产资料的城市发展和转型之路显得越来越清晰可见。数字孪生城市 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和元宇宙领域较为成熟的应用方向之一,通 过数字化虚拟的构建,将城市的物理空间映射到赛博空间,通过模拟、监控、 诊断、预测和控制,解决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服务的复杂性和不确 定性问题,让城市的管理和运行在时空尺度上更加自由和形象。

运用模拟仿真 技术,可进行自然现象的仿真、物理力学规律的仿真、人群活动的仿真、自然 灾害的仿真等,为城市规划、管理、应急救援等制定科学决策,促进城市资源 公平、快速调配,支撑建立更加高效智能的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城市运行态 势的多维度、多层次精准监测是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基本诉求。

精准的数据分析是城市生命线复杂风险智能预测预警的关键。当前,城市生命线事故日益呈现出高度不确定性、复杂演化性和严重危害性等特点,这对 我国城市生命线复杂风险的智能预测预警提出了速度、精准度和动态弹性调整 度等多维挑战。

未来城市要向全周期管理和智慧化升级深度转变,通过充分运 用数字技术,汇聚、打通与共享城市大数据,为城市管理者配置公共资源、提 升治理效能提供科学依据,让城市更加安全、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幸福。

基于 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城市治理将逐步实现静态向动态、单 向链条向闭环管理的演进,治理尺度提升至“细胞级”,形成事前、事中、事后 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成为城市治理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及多个支 撑系统的建设,整合、完善政府部门和企业监管系统,将管理制度、管理流程 和管理要求以信息化的方式实现,将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进行一体化融 合,在提升行业本质安全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区域设置监测感知设备进行动态 监测,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本项目拟在江苏省南京市实施,实施主体为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 限公司,总投资 16,782.11 万元,建设期 3 年。

2、项目必要性分析

(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推动城市公共安全升级的政策导向

当前,伴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各种自然和社会风 险、矛盾交织并存,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特大事故灾难时有发生,公共卫生 事件防控难度增大,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国家层面陆续发布一系列相关政 策文件,支撑和促进城市公共安全基础建设。

2022 年 5 月 27 日,江苏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一 次会议召开,强调以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建设韧性城市、智慧 城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在推动省级监管系统立项和研发的同时,指导试点 城市加快试点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 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会议指出,要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 卫生应急设施建设。

2022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推进城市 电力、燃气、供水、排水管网和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及地质灾害隐患点、重大危 险源的城乡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公共信息 平台,整合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行业领域监测系统,汇聚物联网 感知数据、业务数据以及视频监控数据,实现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一网统 管”。

2021 年 11 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经验做 法,切实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工程的通知》(安委办〔2021〕6 号)中确定了 南京在内的 18 个城市作为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建设试点。 2021 年 7 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印发的《关于切 实加强城市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强化以地铁为重点的城市交通安全工作, 强化城市防汛排涝工作,强化城市建筑和市政设施建设运行安全监管,强化城 市消防和危险化学品等的安全防范,强化应急救援救灾工作实效。

2021 年 4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的《2021 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 务》明确建设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城市运行管理 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行城市运行“一网通管”,拓展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 景。2021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型城 市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 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本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安全发展城市理念,契合“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 设”、“加快完善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公共信息平台”、“推广合肥模式”、“推 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等政策。本项目以增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重要抓手,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项目将打造互联互 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省、市、县三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控系 统,夯实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监控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的智慧化 监测要求,符合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的政策导向。

(2)本项目建设聚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顺势推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创新发展

城市数字化转型、“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新基建”的落 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都迫切需要空间地理数据向“全域、全息、全空间、多维、 高频”推进,实现物理空间的数字孪生,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在数据获取、数据内 涵、成果形式、更新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最终利用数字孪生 城市信息模型实现数据互联共享、运行全生命周期监测、智能化管理的新型城 市规建管一体化。

在数据获取方面,逐步向融合测地卫星、航空倾斜摄影、移动测量、探地 雷达等多传感器和互联网的天-空-地-网一体化空间信息获取技术发展;在数据 内涵方面,向满足城市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全域、全空间、全要素、全属性升 级,实现空间数据的全息采集;在成果形式方面,由传统的 4D 产品向基于地 理实体的结构化、语义化的全息测绘产品升级,由静态的空间信息向融合动态 数据的“多维”数据升级;在更新机制方面,由传统的周期更新向线上线下一体 化的实时更新升级;在服务方式方面,由传统的格式化服务向“一库多能、按需 组装”的实时在线的智慧服务迈进。

本项目重点聚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针对城市生命线重点工程燃气管网、 地面沉降、城市内涝、城市桥隧、供水管爆管、综合管廊及地下管线交互影响 等主要场景安全监测与预警中面临的卡脖子问题,通过智能传感、物联网和 BIM/GIS 等现代智能感知技术实时感知城市生命线的运行状态,采用物联网、 5G 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存储,分析城市生命线工程的 安全风险因素,提高风险因素的感知、识别、预测能力,最终实现城市生命线 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风险的精准预测预警。

本项目聚焦城市生命线安全工 程,结合重点区域设置监测感知设备进行动态监测,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不 断创新发展,协同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构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模式。

3、项目可行性分析

(1)公司在城市地下管网领域具有丰富的核心技术储备,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的耦合性结构越来越复杂,规模 庞大的各生命线系统在社会环境中相互交织,一旦某一个系统或部分系统功能 失效将产生级联效应。另外,风险自身的复杂多样和不确定、风险演化动态的 不确定性以及风险影响的复杂性,使得城市生命线建设技术专业性水平要求很 高。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分注重技术进步和研发投入,在安全管理 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重点围绕落实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应用、加强成本管理 等方面开展工作。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公司具有实用新型专利 42 项,发明专 利 21 项,软件著作权 272 项。

拥有城市地震勘探的检波器阵列装置、地下管线 探测仪信号夹钳、多功能管线探测测量杆、管道缺陷检测装置、管道自动测量 装置等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三维点云的竣工平面图自动绘制方法、隧道结构形 变自动化监测数据通信系统等发明专利,能够有效支撑企业在城市安全领域中 的产品、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高质量发展,使公司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建立以信息化测量为主,数字化测量、人工测量为辅的生产服务体系的 基础上,形成了从时空信息数据采集、多源数据整合、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评 估及产品化应用全业务链的核心技术体系。

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多次获得住建部 及南京市的奖项。该系统包括了从数据采集、录入,数据编辑、成图,数据检查及数据入库和空间表现等各项功能,并先后应用于广州、深圳、南京、浙江 等地区的管线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近年来,公司结合测绘、三 维、数据库等多项技术,已相继为多个城市和部门建立了二、三维一体化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公司自主研发的可视化综合资源管理平台系统,已实现二维 与三维 GIS 的无缝融合,提供管网、泵站、水厂等供排水设施信息的二三维一 体化展现,并提供二三维场景下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浏览、查询、编辑、分析等功能,为城市水务的规划、建设、运行与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综上,公司在城市安全管理技术及相关领域已具备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处理 经验,为实现本次项目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以及为后续产品更新提供 了支撑。

(2)公司城市安全实践经验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行业客户积累,为构建一体 化、高品质的城市生命线项目开展奠定了业务基础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建设工程、城 市精细化及智能化管理方面沉淀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深化企业多学科、多领 域、多技术跨界融合。

在城市管网方面,公司从上世纪 70 年代起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主营业 务范围包括:管线探测、防腐与阴极保护施工、排水管网清疏检测与修复、地 下空间测绘、管线监理、工程物探、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等,拥有一大批具有丰 富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探测技术人员,并积累了一整套针对各地区不同特点的技 术流程和作业方法。

作为国内首批参与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的单位之 一,公司早在 1995 年就参与了广州市地下管线普查。20 多年来,公司先后承 担完成了全国多个城市的管线探测工程,包括南京、广州、北京、上海、重 庆、武汉、南昌、拉萨、南宁、贵阳等,具有丰富的城市综合管线探测经验。 此外,公司还相继承担了昆明、哈尔滨、长春等近 50 个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 的监理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熟悉管线探测及监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和管理人员。

在城市水务综合管理方面,公司结合污染源摸查、污水健康状况检测、黑臭河道水体清淤治理等项目,综合整理形成了管网数字化建库——管道安全评 估——管网数据维护——智慧化管理的流程模式,实现了从城市排水管网系统 到河道排口和污水处理厂的“一张图”,建立数据的长效更新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排水管网与河道、污水处理厂及相关设施的数据共享、信息交换、分 析挖掘、高效决策的管控“一平台”的解决思路。

公司开展排水设施普查及管道 的清疏、检测、摸排、修复等方面的业务,集成物联网、云计算、通讯和地理 信息技术构建了智慧排水系列产品,形成了智慧水务系统解决方案。采用物探、测量和检测技术对排水管网、井室、排口、泵站、闸阀、暗沟和箱涵等设 施进行普查与专项调查,集成多种监测设备构建监控网络,实时传输监测数 据,进行设备远程监控,辅助管理部门决策调度,智慧水务系统解决方案已逐步推广至全国多个城市。

在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方面,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城建基础设施综合养 护、城市综合管线综合管理、城市三维综合服务平台(三维建模及虚拟现实)、 地理信息综合应用支撑平台、地下管线探测建库运维一体化服务、地下空间开 发 利 用 ( 地 下 管 廊 智 能 化 运 营 )、 城 市 地 图 ( 集 ) 编 制 、 遥 感 应 用 (SAR/INSAR/DSAR、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等)等优势专业,打造地理信息时 空大数据综合应用支撑平台、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测平台。

公司具备各系列产品 产业化的应用能力,保障项目建设持续、稳定、高效地运转,成熟的业务模式 与实践经验是本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 以上城市安全工程各方面的实践经验积累,构建严格的质量把控体系,为 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高质量的品质和效益保障。

4、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为 16,782.11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 16,782.11 万元。

本项目涉及人员招聘及软硬件设备投入,且报告期内发行人员工数量、经 营规模增长较大,需新增房产用于本项目运营,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不存在 直接或变向投向房地产领域。

5、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3 年。项目进度计划包括项目前期规划、硬件设备采购、设备调试、软件采购、软件开发、人员招聘与培训、正式拓展和项目爬坡等。

6、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2.60%,税后静态回收期为 5.21 年(含建设 期),项目效益良好。

7、项目涉及报批事项

本项目无需办理环评,已完成项目备案,备案证号:建邺发改备〔2022〕 109 号。

8、项目研发投入情况

本项目拟为“供水、排水、地下城市管线、燃气、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和桥 梁安全”等 7 大城市风险场景分别招聘项目经理、研发经理、研发工程师等研发人员进行系统研究开发,研发投入金额共计 4,105.00 万元,占本项目募集资金 的 24.46%,占本次募投项目总额 10.09%。

其中,对于“供水、排水、地下城市管线”3 个城市风险场景,拟使用募投资 金投入 2,286.00 万元进行针对性的信息系统开发,形成研发成果,占本项目募 集资金的 13.62%,占本次募投项目总额的 5.62%,相关研发投入满足资本化条件。

此报告为正式可研报告摘取部分,个性化定制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