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差别化丙纶新材料整体技术进步显著
我国差别化丙纶的技术水平、产业化开发取得重大进步,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差别化丙纶重点品种的生产和应用技术,进一步提高丙纶的性能指标稳定性,同时拓展差别化丙纶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2)丙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渗透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对生活标准要求提升,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丙纶应用市场不断拓宽,已相继开发出了高强、阻燃、抗静电、防污、抗紫外、抗老化、远红外、导电等差别化丙纶,以及细旦、超细旦、异形截面丙纶等。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微胶囊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兴起,智能纤维得以迅速发展。智能丙纶纤维的发展不仅可以赋予传统纤维新的功能,还开拓了纤维在太阳能电池、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3)低碳排放是丙纶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当前,碳捕获与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耦合的技术组合正成为实现整个经济体系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物质承载和产业源头,低碳技术的突破对于整个产业的低碳与循环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环境成本变得更加透明和可衡量,低碳约束从企业自身向着产业链上下游、各利益相关方延伸。
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排放成为趋势。
(4)绿色环保促进丙纶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绿色工业发展,对环保要求趋严,丙纶的绿色制造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由于丙纶无法染色,通常采用母粒进行纺前着色,纺丝成型后可得到特定的颜色,因此下游生产的过程中无需印染,避免了染色环节产生的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显著提高了纺织品的绿色环保程度,因而丙纶具有环境友好特征。另外,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丙纶作为一种绿色纤维,将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丙纶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期。
(5)丙纶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
目前国内丙纶制造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供给侧改革政策,优化存量,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在上述背景下,较小丙纶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规模丙纶生产企业将获得进一步壮大机会,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