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乙肝治疗药物主要为核苷(酸)类药物( NAs )和干扰素-α(包括Peg-IFNα),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增殖,减缓乙肝患者的肝硬化进程,但是无法治愈乙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目前主流用药是核苷(酸)类药物,约占乙肝用药市场的 80%,一线核苷(酸)类药物是 TDF、TAF 和 ETV。
核苷(酸)类药物长期治疗能显著改善肝脏组织学,显著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鉴于核苷(酸)类药物作为逆转录酶抑制剂,可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长期治疗能显著改善肝脏组织学,显著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但均不能直接抑制 cccDNA 的转录活性,从而无法有效抑制病毒蛋白如表面抗原(HBsAg)的表达,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当前推荐的一线核苷(酸)类药物均能长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因此长期用药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一系列针对乙肝病毒生命周期的各个关键步骤以及免疫相关宿主因子的候选治疗药物正在进行或即将进入临床试验,包括病毒进入抑制剂、病毒转录抑制剂、病毒聚合酶抑制剂,核衣壳组装调节剂和 HBsAg 分泌抑制剂等。借鉴丙肝药物的成功经验,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药物联合阻断 HBV 的生物学合成,结合免疫治疗将可能实现慢性乙肝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