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1、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满足下游市场需求
公司高可靠性传感器产品主要涵盖军用领域和工业领域两大类别。军用产品方面,伴随我国军用行业电子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的持续发展,结合军用装备国产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未来对于国产高品质军用高可靠性传感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工业产品方面,高可靠性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工业自动化等细分领域,在环境条件监测、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场空间广阔。
因此,本次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把握高可靠性传感器行业良好的发展机遇,满足日益增长的下游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市场份额,抢占市场先机。
2、扩大生产能力,强化研发能力,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随着公司的经营发展,现有生产和检测场地的容纳能力和设备利用率已逐渐接近饱和,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若不提前筹划推进产能布局,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和规模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因此,扩大高可靠性传感器等主导产品的生产能力,保障高性能产品的持续输出,已成为公司保持良性发展态势的迫切需求。同时,高可靠性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系统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和产品升级迭代周期较快,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技术实力的较量,因此研发能力的提升对于公司的经营发展也至关重要。
生产检测中心项目将利用高华传感现有土地新建生产检测中心,购置性能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扩充员工团队规模,打造规模化高可靠性传感器产业平台。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有助于营造高效、优越的生产环境,一方面将提高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扩大规模效益,使公司进一步具备承接并迅速完成客户订单的能力,提高将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有助于持续完善技术工艺,推动核心技术迭代与产品品质升级,进一步提高高可靠性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核心技术指标,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提升产品的检验能力,满足下游行业特别是军用领域客户在产品质量水平和定制化能力等方面的严格要求,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研发能力建设项目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研发体系,增强产业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基础能力,同时基于自身业务发展规划、行业未来趋势和终端客户需求变化,加强前瞻性研发布局。MEMS 传感芯片技术、传感网络系统平台等底层技术的攻关,将助力公司时刻保持技术先进性,持续构筑并扩大竞争优势。
3、聚焦主营业务,巩固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
公司深耕高可靠性传感器领域多年,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军用和工业级高可靠性传感器,并面向工业企业提供设备远程监测和运维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品类众多、层次清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公司依托在高可靠性传感器领域深厚的技术储备和优质的产品性能,目前已获得了客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本次项目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高度关联,将助力优势业务领域的纵深发展,有利于公司稳固发展根基,深化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各主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巩固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
4、改善研发环境,吸引高端技术人才
传感器研发为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领域,涉及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众多自然和工程科学,对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我国上述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国内院校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行业内高端人才短缺。因此,具备丰富从业经验、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已成为高可靠性传感器行业参与者核心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持续高速发展,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研发需求不断增长,目前亟需补充高素质技术人才,从而保障各项研发工作的有序推进。
优越的研发环境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必要条件。通过本次项目实施,公司将在现有研发资源的基础上,补充购置部分高性能研发和测试设备,进一步改善研发环境,不断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加入,壮大研发团队,从而为项目各项研发课题的技术攻关奠定基础,亦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储备核心力量。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
1、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感器产业链各核心环节的发展,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解决传感器产品供给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生态不健全、科研生产与应用不协同等问题,促进行业实现快速、良性发展。
2016 年,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加强新型传感器的技术与器件的研发,并计划加强工业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制造体系建设中应用,提升工业传感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2017 年,工信部颁布《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 年)》,鼓励推进智能传感器向中高端升级。
2021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聚焦传感器的关键领域。
2021 年,工信部颁布《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提出实施重点产品高端提升行动,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感测元件,如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
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为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公司具备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
高可靠性传感器领域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各类传感器的外型、量程、精度、以及不同环境下对于稳定性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产品定制化程度高,对于厂商的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能力、应用案例与经验积累等均提出较高要求。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资源投入,公司在高可靠性传感器设计、封装与测试、传感器网络系统方面拥有了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可满足针对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拥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经验丰富、行业理解深刻的研发团队,核心研发人员拥有业界领先技术及行业资源储备,可对传感器行业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企业已获得发明专利 30 项,实用新型专利 38 项,外观专利 5 项,软件著作权 5 项。
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为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3、公司具备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和丰富的客户资源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在重点客户集中区域设置办事处,及时了解市场动向与客户需求,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同时,销售人员均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知识、市场分析及客户开拓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前期市场分析、行业目标锁定、新客户拓展、售前专业对接、样件试制、商务谈判及售后维护”的全流程追踪,不断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持续改善客户满意度。
截至目前,公司已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军用传感器的终端客户主要为A 集团、B 集团、C 集团、D 集团、E 集团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单位;工业传感器的终端客户主要为中车集团、宝武集团、郑煤机、三一集团、徐工集团等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公司依托自身在技术实力、产品性能、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了上述企业对技术工艺、产品质量的严格审核和认证,与众多大型客户建立起稳固的产品供应合作关系。
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将为项目顺利实施和新增产能市场消化提供良好的市场保障。
4、项目新增产能能够充分消化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且增速较快。而随着公司经营发展,现有生产和检测场地的容纳能力和设备利用率已逐渐接近饱和。因此,项目的实施能使公司高可靠性传感器的产能得到提升,在公司的高速发展下新增产能能够得到充分消化。
从市场空间看,如今传感器市场增速较快,压力、加速度、温湿度等细分市场增长态势良好,同时航天、航空、兵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冶金等不同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空间日益增长。在上述应用领域的良好的发展趋势下,公司产品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市场空间情况良好,能够为公司新增产能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公司持续开拓不同应用领域的龙头客户,并且针对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依靠自身优秀的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能力以及应用案例与经验的深厚积累,形成不同领域的定制化产品并保持高可靠性,不断丰富公司产品品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因此,随着公司持续开拓不同应用领域龙头客户,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公司新增产能亦能得到良好消化。
(三)投资项目具体情况
1、项目概述
项目的实施主体为高华传感,系公司控股子公司。项目总投资额为26,640.28 万元,建设周期为 2.5 年。
项目将利用高华传感自有土地新建生产检测中心及配套设施并进行装修改造,将面向军用及工业领域分别扩建或新建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不同传感器的多条生产线及建设检验部门,购置性能先进的温度-湿度-高度三综合设备、自动贴盖机、全自动化芯片粘贴机等生产类设备以及质检类设备,扩充员工团队规模,从而大幅提升公司生产能力,面向军用领域和工业领域实现高可靠性传感器等主导产品的规模化扩产。通过上述项目实施,公司将新增面向军用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年产 53 万支高可靠性传感器成品的生产能力。
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高度相关,有助于公司改善生产环境,提高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扩大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市场竞争地位。
2、项目实施内容
公司拟投入 11,286.00 万元,利用自有土地新建生产检测中心并进行装修改造,项目建筑面积共计 19,800 平方米。生产检测中心的建设有助于公司改善生产环境,为各项产品的生产奠定基础,公司拟投入 9,903.80 万元,购置高可靠性传感器生产和检测设备,提升生产线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公司拟招聘高素质生产、研发、管理、销售人员,扩充员工团队规模,保证各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的成功实施。通过项目实施,公司将面向军用领域和工业领域,实现高可靠性传感器等主导产品的规模化扩产
3、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额 26,640.28 万元,主要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用和铺底流动资金。
此报告为披露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