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禁塑令”下“以纸代塑”趋势显著
2020 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分 2020 年、2022 年、2025 年三个时间段,明确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2020 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2022 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 2025 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纸质包装具有可回收、可降解、可循环、原料可持续等优越的环保性能,同时具有产能充足、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重量轻、运输成本低、印刷性能好等特性,满足推广使用的基本要求。整体来看,“以纸代塑”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未来包装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实施的相关政策为造纸和纸制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2)政策支持竹产业体系创新发展,利好以竹为原材料的供应
我国是竹资源品种最丰富、竹产品生产历史最悠久、竹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2021 年 11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改委等在《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到 2025 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 7,000 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竹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优质竹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改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竹产业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到 2035 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 1 万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基本建成,主要竹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世界竹产业强国。
《意见》同时部署了竹产业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一是聚焦全产业链建设、构建现代竹产业体系,加强优良竹种保护培育,培育优质竹林资源,夯实竹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二是突出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竹产业创新基地、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突破一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竹资源精准培育、竹浆造纸生态环保工艺、一次性可降解竹纤维餐具和容器注模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三是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发展环境。竹产业政策将充分利好竹浆造纸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为竹浆造纸企业营造积极稳定的政策环境。
(3)下游消费场景的多元化释放食品包装纸需求
我国食品包装原纸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趋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11 年至 2021 年我国食品包装纸市场规模从 107.38 万吨增长至 267.0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9.5%。纸质包装具有可回收、可降解、可循环、原料可持续等优越的环保性能,随着“禁塑令”有序在各地实施,食品包装纸作为塑料的理想替代品之一,在政策指引及行业技术发展推动下,在航空业、餐饮业、酒店、便利店、商超、外卖等多领域增长空间广阔。
目前在增量需求最为显著的外卖包装市场,塑料材质仍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外卖餐具包与外卖包装袋使用塑料材质。可循环回收的纸质包装及生物降解塑料成为外卖包装材料的主要替代品,且在筷子、刀叉、勺、吸管、包装袋等部分的技术替代已较为成熟。就替换材料而言,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成本明显高于食品包装纸成本,综合考虑经济与环保的双重诉求,食品包装纸需求将在替代技术较为成熟的外卖应用场景下大幅提升。
(4)消费者卫生意识的提高与产品应用场景的细化推动生活用纸消费量持续增长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我国居民卫生意识也正逐渐增强。近年来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稳定增长势头,2022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6,883 元,同比增长 5.0%,2013 年至 2022 年复合增长率为 8.1%,同时 2009 年至 2021 年,我国个人卫生支出的卫生总费用由 6,571 亿元增长至 20,95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 10.1%。
另外从产品结构来看,面巾纸、厨房用纸、湿厕纸等新兴纸制品正在不断兴起,2010 年至 2020 年,面巾纸、擦手纸、厨房用纸消费量分别实现 14.7%、20.2%、8.5%的年均复合增速,反映了生活用纸应用场景的差异化、消费需求的精细化,拓宽了一次性生活用纸的应用领域,带动生活用纸这一细分行业整体规模的快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