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况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474,795 万元,具体内容包括 6款电动汽车车型开发以及DE-i 平台升级和一系列产品技术研发升级建设。
其中,电动化车型开发包括:3 款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开发和 3 款实用型电动汽车开发。
DE-i 平台升级包括混合动力高效机电耦合系统开发、高效增程/混动专用发动机开发、高效增程器动力总成开发等三项内容。
产品技术升级包括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电子电气架构等四个方面的技术开发内容。
2、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实施主体包括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四家子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到账后,公司拟采取增资或提供股东借款的方式实施本募投项目。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升级电动汽车平台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已经成为大部分车企着重研发的对象,开发专用平台已逐步占据未来技术的主流。与燃油车平台相比,电动汽车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兼容性和可拓展性两方面,在兼容性方面,电动汽车平台能兼容更多的车型;在可拓展性方面,电动汽车平台具有先进的电子电器架构,能更好地支持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在线升级等功能的扩展。只有不断升级电动汽车平台,才能更好地满足电动技术的要求、发挥电驱动的优势。
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国,每年的电动汽车销量领先全球,且增长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多个自主品牌企业相继开发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平台。为顺应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公司拟通过本项目进一步升级 DE-i 平台技术,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为推动我国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电动技术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进一步完善 SUV 产品序列,覆盖更多消费人群
近年来,随着造车新势力的迅速崛起以及传统车企的加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每年推出的车型不断丰富。在此背景下,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并成功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
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作为公司旗下的 SUV 明星产品,自上市以来,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享有较高的市场美誉度;随着 AITO 问界 M5 的推出,公司的产品序列进一步丰富。然而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公司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车型还不够丰富,车型布局与竞争对手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公司拟通过本项目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并开发新的系列车型,随着公司产品序列的不断丰富、价格梯度的逐步完善以及研发成果的逐步转化,公司 SUV 产品将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
(3)顺应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融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对建设智慧环保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为顺应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公司必须着手开展一系列前瞻性技术研发工作。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本项目拟开展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本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解决“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2020 年 11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21 年 10 月,摩根大通公布了一份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报告,报告指出,2025 年,中国汽车销量有 35%来自新能源汽车,至 2025 年中国新能源车年销量将超过 1,000 万辆。高端智能电动乘用车将在 2022-2025 年爆发式增长。公司将抓住市场机会,推动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各细分领域中,20 万元以上的智能电动汽车细分市场持续火爆。合资车企、自主车企纷纷持续推出该价格区间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不断拓展、争夺该细分市场。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自上市以来便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关注,针对 20 万元以上的智能电动汽车细分市场,公司推出的全新产品 AITO 问界 M5 具有可观的潜在市场需求。
(2)公司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以中国重庆为总部设立了小康科技中心,同时在美国建立了独立的研究创新中心,建立了全球化的人才及技术储备,吸引了曾长期服务于知名汽车品牌以及著名科技公司的全球精英加盟;在电驱动、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以其整车集成能力和生产能力,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及愉悦的智能驾驶体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发展。
小康科技中心具备创新、科技、顶尖的设计能力,已达到国内自主研发主流水平。公司建设了造型中心,占地 6,000 余平方米,可容纳 1,000 余人办公,拥有数十种造型专业设备,以及齐全的造型设计专业软件,具备独立造型、设计、验证的全过程能力;涵盖从前瞻设计到全尺寸整车模型制作的整个造型设计流程,具备 4 个整车、5 个改款车型、3 个硬质验证模型的年度设计制作能力。小康科技中心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50 亿元。
公司致力于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研发,拥有完整的整车开发流程 SVDP,分 5个阶段、22 个节点、553 项一级交付物,包含产品及平台前期策划、概念设计、工程设计、设计验证、小批量试生产等全过程。公司已建立了全球化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创新中心的地域优势,整合先进技术资源,形成了系统的研发能力。
(3)公司拥有丰富的核心技术储备
在汽车电动化方面,公司培育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电驱等核心技术,以及差异化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增程技术。公司已形成电动化核心竞争力,拥有该领域全球专利超过 1,000 项。
公司自研的 1.5T 涡轮增压四缸增程器可在最优的情况下进行发电,拥有 15:1 的超高压缩比,20-30%的 EGR 利用率,最佳热效率可达 41%;公司自研了拥有出色加速及高速性能的 250kW 交流异步电机,并将其与永磁同步电机相结合形成了集性能与效率为一体的优秀驱动系统;
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 2 日发布的纯电驱增程平台 DE-i,具有高度模块化与延展性,可覆盖全尺寸轿车、SUV、MPV 车型,在集成式智能发电机组、驱动技术、电池 PACK、智能控制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行业领先 E/E 架构,集成了整车域控、自动驾驶域控、座舱域控、动力域控与高速通讯网关,其核心是一个中央计算平台,平台集成了车辆控制单元、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和高速以太网网关。
E/E 架构涵盖以下先进的技术、架构及平台:1)以高速通信网关作为交换核心的中央以太网网关;2)具有100M~1,000M 高速以太网和 CANFD 通信的高性能通信单元;3)完全支持实现整车 OTA 和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的先进架构;4)高度的信息安全及行车安全;5)智能电源管理单元,可根据不同的工况自动匹配电源管理;6)软硬件平台,支持下一代功能,如先进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车路协同(V2X)通信;7)高度集成的整车域控,大大减少了车辆控制器的数量,可有效节约开发成本,加速推出新车型以及带给用户更好的汽车产品。
凭借以上先进技术架构和平台,E/E 架构可实现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实现安全高效的全车无线更新。E/E 架构可以使车辆更好地适应智能电动车时代,并且同时支持多种车型的开发。目前该架构已被应用于公司大规模生产及开发中的多种车型。
在 OTA 平台方面,公司自主设计、开发、测试并构建了先进的汽车 OTA 管理平台。凭借改进后的 E/E 架构,公司进一步加强域控制单元以提升 OTA 功能。公司掌握了先进的 SOTA 及 FOTA 技术,使公司的智能电动车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内快速升级,从而使公司的用户能够享受趋势性的功能及提高的用户体验。OTA 更新通过向用户提供公司的最新技术,增加了用户的参与度,远远超过了最初的交付,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4)公司具备丰富的研发试验经验
为保证产品开发性能与可靠性,公司已建立了占地面积约 25,000 平方米的新能源专用试制、试验检测能力平台。含整车四驱环境排放试验室、整车道路模拟试验室、整车半消声试验室、多电机性能测试试验室、三综合试验台、车身刚度测试、可靠耐久转鼓、系统零部件检测试验室等硬件设施;
同时建设有整车的钣金制作、白车身焊接、面漆喷涂、整车装配、电池 PACK、电机装配测试、VCU试制、整车检测线、IP67 涉水试验、整车电气网络测试平台、充电设施等试制条件,具备月产 100 余台试制能力;并同步建设智能驾驶、可靠性、耐久性、适应性、性能测试等检测验证能力。
公司逐步完成造型、解析、检测试验、整车与三电试制、综合道路体验、性能测试、智能网联测试、产品展示与发布、能力培养与员工创意等研发功能区建设,达到国内自主研发主流水平。在检测试验方面形成“整车级、系统级、关重零部件级”三统一性能验证手段,提升开发验证、质量检测、体系管理的试验能力。
(5)公司拥有大量的研发人才储备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有技术研发人员 3,000 余人,引领公司新能源整车及各系统专项产品的研发工作,包括整车集成、整车控制、动力电池系统、轻量化、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底盘、车身、饰件、电子电气、CAE&NVH、试验检测等专业。公司整合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先进技术,形成了具有电驱动、智能互联、自动驾驶三大核心技术的智能汽车研发基础。
为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国内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成立了新能源汽车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中国工程院钟志华院士和丁荣军院士,以及国内整车控制、车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领军团队,进行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联合研发,以迅速提升公司自主研发能力。
5、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 474,795 万元,其中,电动化车型开发项目投资额 410,100万元,DE-i 平台升级项目投资额 32,345 万元,产品技术研发项目投资额 32,35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 431,000 万元。
6、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本项目不涉及生产能力建设,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7、项目涉及报批事项
本项目为研发项目,不涉及项目备案及环评审批手续;本项目未新增项目用地,不涉及用地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