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需求近几年保持高速扩张。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有三元材料(NCM、NCA)、磷酸铁锂、钴酸锂以及锰酸锂,四种材料因各自的特性差异应用于不同市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的制造国之一,其中,我国在钴酸锂及锰酸锂材料方面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磷酸铁锂及三元正极材料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及使用国。
(2)行业发展情况
①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高速增长,产品结构略有波动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锂电池行业规模逐步扩大,带动锂电正极材料规模逐步释放,2022 年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市场规模高达 4,391 亿元。2016-2022 年期间,鉴于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对于高能量密度的导向,三元材料迅速席卷汽车动力电池市场。
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消费者价格敏感性使得磷酸铁锂材料在低端乘用车市场的份额逐步提升,与三元正极材料形成互补。2021 年我国磷酸铁锂产量占比超过三元正极材料。未来,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保持主导地位,多种材料共存格局仍将延续。
②消费电池正极材料已形成明显的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近年来钴酸锂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头部集中化趋势逐步显现。据鑫椤资讯数据,2022 年,厦门钨业、巴莫科技、杉杉能源、盟固利、科恒股份占据钴酸锂市场份额前五,市场份额分别为 42%、14%、13%、8%、6%,累计占比达 83%。
钴酸锂的高集中度与高低端产品显著分层、高端产品壁垒提升、整体市场已走向成熟,未来高电压钴酸锂等产品或促使产品壁垒进一步提升。
(3)未来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 电子产品、储能电池等领域。随着新兴消费扩容、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和储能市场兴起,未来锂电行业仍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动力领域、储能领域及消费电子领域。消费电子领域是锂电池最早应用领域;随着新能源企业的快速普及,动力领域应用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近年来储能市场逐渐兴起,为锂电池行业提供下一个蓝海市场。
①消费电子领域,新兴消费扩容,高压钴酸锂或成增量需求
消费锂电池主要包括:传统 3C 消费类电池(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和新兴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AR/VR 设备、无人机等)。近年来,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AR/VR、蓝牙音箱、移动电源等发展迅猛。
2020 年全球移动电源出货量为 1.23 亿台,2017-2020 年均复合增速为 17.9%;2014-2020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高增,年复合增速为 57.6%;2016-2020 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年复合增速为 29.6%;2020 年VR/AR出货量约为706万台,同比增长23.6%。根据IDC等机构预测,2021-2024年可穿戴设备、无人机、VR&AR 市场年复合平均增速分别为 20.0%、15.6%和40.8%,将助推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②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汽车销量加速增长,渗透率持续提升为锂电行业提供强劲的业务支撑
新能源汽车销量加速增长,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中汽协统计,新能源汽车行业自 2020 年减缓后,2021 年高景气度延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352.1万辆,同比增长 157.5%。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688.7 万辆,同比增长93.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25.6%。
根据 IDC 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在 2026 年达到 1,598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 35.1%,国内新能源车的新车渗透率预计将超过 50%。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可期,渗透率提升将为锂电行业提供强劲的业务支撑。
③储能电池领域,全球储能电池产量持续提升,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2020 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仅 29GWh,受益于电池价格下跌,可再生能源投资数量增加、政府扶持更加完善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的规定等,储能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到 2025 年储能电池需求将达到 132GWh,成长空间巨大。短期内(2020至 2025 年),政府补贴、风电及光伏配备储能容量、5G 通信基站备用储能电源等场景或将成为主要驱动力;长期来看(2025 年以后),市场需求驱动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随着光伏及风电持续增长下的电能消纳以及家用储能削峰填谷赚取电价差等为储能电池领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电池上游厂商提供稳定的增量业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