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园区规划 >>  园区规划案例 >>  节能环保

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新材料环保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案例
   2021-05-22

项目建设内容

公司根据实际战略规划,项目建设一期总占地面积333,335.00 平方米(约500.00亩),主要构建物总建筑面积210,000.00 平方米,容积率1.11,绿化率10%。

项目生产规模

本项目计划建立以下产品线:

1、改性塑料加工 PP 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量约20.03万吨,预计产值约150866.34万元/年;

2、PVC 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量约7.24万吨,预计产值约46706.40万元/年;

3、塑料拉丝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量约0.86万吨,预计产值约4647.40万元/年。

4、废旧锂电池再生料生产线:达产后每年处理废旧锂电池2万吨,同时年产1.2万吨再生料(以下再生料均为钴、镍、锰、三元材料、锂及铁和铝等材料)预计产值约38,728.37万元/年。

5、胶粉再生料生产线:达产后每年处理废旧轮胎50万吨,利用废轮胎年生产胶粉 10 万吨。预计产值约16,136.82万元/年。

6、风机叶片再生材料生产线:达产后年风力发电机组及叶片环保处理20万吨,年生产风机叶片再生材料 2万吨。预计产值约6,454.73万元/年。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09,365.6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6,365.61万元(设备购置、土建工程、购地费等).建设期利息8,000.00万元;

项目背景

1、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方面:

据统计,2018年全世界塑料产量达到3.59亿吨,而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塑料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的30%。中国的塑料消费也是世界第一,2018年生产的塑料制品达到6042.15万吨。中国(不含港澳台)人均消费塑料为45.1千克(按总人口约为13.4亿人计)。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均塑料消费大多在120千克以上。塑料在电子电器、汽车、塑料袋等领域用途的扩大,伴随而来的报废产品,塑料材料及塑料制件的废弃数量与日俱增。

中国塑料废弃物产量每年8000多万吨,再生利用率约为20%,废塑料包装回收率低。中国当年塑料制品的废弃率高达45%~55%,但回收及再生利用增长率却低于5%。

后端的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也是随着中国废塑料进口发展起来的。资源再生行业之前的利润是依靠废塑料近乎零成本进口,以及环境成本为代价的。而在2017年起中国禁止废塑料进口,加强环境监管,废塑料收集成本,环境、土地、人力成本已经难以支撑传统的体系,行业面临转型,如何建立更高品质的回收体系,提高利用率成为关键因素。国内后端废弃物回收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中国垃圾回收主要包括市政垃圾回收,和体系外的以拾荒者为主,他们主要收回废旧的塑料、包装、容器等。

2、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方面: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环境友好的锂离子电池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电瓶车目标市场的绝对主力产品。

然而,巨大的电池生产消费带来了数目惊人的废电池。虽然相对于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还是有很大危害的。据报道,美国已将锂离子电池归类为一种包括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反应性等有毒有害性的电池,是各类电池中包含毒性物质最多的电池。长期以来,我国未对大量废弃的锂离子电池进行特殊处理,其主要进行填埋处置。虽然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开始了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然而由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目前锂电池回收率还很低,不到2%,给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和污染,同时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3、废旧轮胎回收再利用方面:

随着轿车进入家庭和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废旧轮胎的生成量将越来越多。就我国轮胎协会提供的数据资料表明,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已经超过1.12 亿条。废旧轮胎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还容易引起火灾。

对于废旧轮胎(废旧橡胶)的处理,20 世纪 90 年代初,主要是掩埋、堆放。废旧轮胎即使掩埋 100 年都不会自然降解,如所有的废旧轮胎都采取掩埋、堆放的方式,其高分子材料和化学配合剂对环境必将产生严重的污染,形成难以消除的“黑色污染”源。

我国是橡胶消费大国,但又是一个橡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年生胶消耗量的 70%左右需要进口。因此,废旧轮胎利用对我们国家来说非常必要和紧迫。

如何充分利用回收的废旧轮胎资源,缓解我国橡胶资源匮乏,防治“黑色污染”,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废旧轮胎浑身是宝,所含 22-24%的尼龙等合成纤维可加工为塑料制品,16-18%的钢丝为优质弹簧钢的原料,高达 58-60%的橡胶混合物,可以制成再生橡胶和硫化橡胶粉,不仅大量用在橡胶工业,而且广泛用于建材工业、塑料工业、涂装工业及公路、运动场地等众多领域。

4、废旧风机叶片回收再利用方面:

中国的风电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从2004年开始的,装机容量当年达到70万千瓦左右,2005年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126万千瓦),2008年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212万千瓦)。2004年兆瓦级风机进入市场,内蒙古龙源首次采用1.5MW机组,开启大容量风机时代。

到2019年年底,全国装机规模达到2.09亿千瓦,风机台数13万台左右。初步统计,风机千瓦的叶片复合材料用量基本在15公斤左右,复合材料的用量高达350-400万吨(不含机舱罩复合材料)。

再过4-5年,批量的风电机组将大规模的退出服役,风电机组总体而言是一个机电产品,除了叶片外都是金属材料,具备可回收价值。研究人员近几年关注叶片的回收处理市场,都是一些零星的、作坊式的处理方式。

现阶段的废旧叶片处理工艺非常简单,切割后部分用于板材再利用,总体来说工艺、技术及相关装备都还在起步阶段。随着大规模的叶片退役,叶片的回收处理市场迎来高峰期,叶片热固性材料属性决定了无法降解,而回收其中的纤维材料成本也极高,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来看目前我国存在三种较为主流的叶片回收方式:第一种是将叶片进行拆解,将材料进行重复利用,用于市政建设等领域;第二种是将叶片打碎,回收后添加进建筑材料,增强材料性能;第三种则是进行化学回收,分解后再进行重新利用。

目前,国内不少从叶片厂出来的行业专家陆陆续续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但都是临时性的处理方案,没有工业化手段进行专业的解决方案和装备,由于没有规模,也没有太多投入,也不可能拿出系统的装备和技术。而国外的研究也仅仅限于实验室阶段,如不能达到工程化阶段,成本也无法下降到市场化水平。

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政策方面: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在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同时提出”必须加快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国内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到2020年,将国内固体废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亿吨提高到3.5亿吨。”

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环境部等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以提高资源回收率。2017年,发改委住建部就已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初国务院就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试点城市在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进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固废法》目前已进入修订进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写入草案。2019年7月上海带头开展的垃圾分类拉开这场垃圾分类的序幕。

2017年5月发改委在《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主要指标: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54.6%左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开展新品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示范。推动太阳蓄电池、碳纤维材料、生物基纤维、复合材料和节能灯等新品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推进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选择快递业为切入点,开展物流业包装标准化和分类回收利用试点,推广使用可降解的胶带、环保填充物、可再生纸张和环保油墨印刷的封装物品等物料辅料,鼓励企业对包装箱、总包袋进行循环利用,提高循环利用率。

实施原料替代战略,引导生产企业加大再生原料的使用比例。分类发布再生产品和再生原料标准和目录,建立再生产品(再制造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制度。率先推动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提高再生原料使用比例。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或道路中,支持使用一定比例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进大宗固体废物替代建材原料,限制同类天然建材原料开采。

在《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到2020年,国家重点支持100家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推动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2017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于废塑料,大力推进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支持不同品质废塑料的多元化、高值化利用。以当前资源量大、再生利用率高的品种为重点,鼓励开展废塑料重点品种再生利用示范,推广规模化的废塑料破碎-分选-改性-造粒先进高效生产线,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动低品质、易污染环境的废塑料资源化利用,鼓励对生活垃圾塑料进行无污染的能源化利用,逐步减少废塑料填埋。

综合以上因素,中安能(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欲以2000亩土地为龙头和核心区域,借力母公司中安能再生资源集团的强大实力,以高性能环保材料为核心点,集研发、生产、制造为一体,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引导和政府扶持,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化规模效益的环保新材料生产建设项目。

本项目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依托,投资设计的厂房、仓库、研发等配套设施的营建以及加工项目的运营,然后以产业园为目标,以集团化运作管理的方式进行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1.项目建成后将推行再生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与污染最小化的战略,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再生资源市场空间,通过搭建政策平台、环保平台、交易平台、技术平台、物流平台,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产业基地,      

2 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合格产成品。     

3.在国内率先实现以塑料固废原料为主的“原料采购→精细分类→加工→销售”一站式处理模式品种达 700 余种的民用塑料制品生产销售的大型综合企业,     

4.采用统一行业标准,技术管理、实施品牌运行,打造企业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构筑国内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新模式。    

5.建设废旧塑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打造盱眙再生资源利用综合市场的品牌地位,以及全产业链经营的全新模式,向实现年销售人民币 100 亿元的专业化企业迈进,并以此实体为核心,打造电子商务交易市场。

项目的建设利于构建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对人民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人口集聚的大城市,“废弃物围城”已成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成为困扰城市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突出问题。

长三角是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废弃物产生量与日俱增,给长三角带来巨大的环境安全隐患,特别是近年来频发的固废跨省非法转移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当前长三角废弃物处置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成为新时期我国区域环保工作的重点和热点。加强区域间协同管理,通过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处置,合力解决废弃物资源化、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

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拥有26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地理环境优越,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核心区,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长三角地区在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

近年来,随着快递、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废塑料等各类包装废弃物产生量快速增长。据统计,2019年长三角地区废塑料本地资源化利用率仅为16.2%,废塑料、废纸等大量废弃物流入长三角周边非正规渠道,给长三角区域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风险。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长三角很多城市废弃物处理设施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转。近年来固废污染事件频发,2017年安徽破获长江沿岸跨省倾倒7000吨危险废物案。总的来看,长三角地区废弃物处置情况不容乐观。非法转移倾倒固废事件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项目的建设通过全面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废弃物处置经验,对标国际,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围绕当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垃圾围城”、废弃物污染等公众关注的焦点、热点,以问题为导向,找准问题,解决难点和痛点,从发展理念和方式、管理模式以及市场化机制等方面入手,研究提出基于政府、企业与社会共治的长三角一体化城市废弃物“区域协同”综合治理对策,可以更好地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服务。通过实施城市群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区域联动,如通过建设新材料环保产业园协同处置固废项目等,强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间横向耦合、生态链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实现废弃物由“单一治理”迈向“综合利用”。构建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体系,有利于减缓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备注:报告为思瀚产业研究院出品,展示部分严谨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